大美宕昌,山峦绵延,河水澄澈,风光正好。
以山为骨,以水为魂,赋予了宕昌大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滚滚的历史车轮给这片热土留下了深深的文化印迹,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哈达铺、官珠沟、鹅嫚沟、大草原等景点星罗棋布,文化旅游相伴相生,诗和远方交相辉映。
近年来,宕昌县立足得天独厚的旅游和人文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步伐。特别是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旅游大景区建设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契机,依托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红色文化四大旅游资源,整合各类文化旅游资源,重点培育精品线路,全力打造生态休闲度假与历史文化观光旅游目的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渐入佳境。


今年以来,宕昌补齐景区基础设施短板,先后编制了《官鹅沟大景区暴洪灾害损毁恢复工程》和《宕昌县官鹅沟大景区提升改造项目》,实施了鹅嫚沟暴洪水毁道路、湖泊、电力维修重建,官珠沟、鹅嫚沟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改造工程等项目;采取多种渠道强化景区管理、建成了官鹅沟旅游微信小程序,实现了景点景色展示、门票预定、旅游攻略、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功能,推出自助语音导游系统,配备自助讲解器,为游客提供周到的讲解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知名度。
在推进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宕昌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原则,找准文旅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以文化为主线进行产业重构,以新业态项目为载体实施多产融合,大力改善旅游景区景点水、电、路等基础条件,一大批独具官鹅特色的文旅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
宕昌举全县之力创建官鹅5A级景区,建设了多个美美与共、望的见山、看得见水、体验到乡愁的不同标准、不同类型的美丽乡村和旅游示范村。环境改善了、文明素养提升了、致富方式多样了、农民也成了体面的职业。村庄的蜕变让百姓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真没想到还能住这么好的房子,城里有的抽水马桶、现代化家电我们有,城里没有的小桥流水、田园美景我们也有。咱这村民真的过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好日子。”谈及现在的生活变化,新城子藏族乡岳藏甫村的村民个个喜笑颜开。
如今,官鹅沟大景区公共服务设施、景观景点质量、管理服务水平等得到有效提升,全县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人数达到3.2万余人,官鹅沟景区游客接待量从2014年的6.9万人次上涨到2019年的81.46万人次。截止目前,共接待游客17.76万人次,门票收入达606.18万元。
(陇南市文广旅局传媒机构管理科供稿)
监制:高岩 责编:高剑榕 编辑: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