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市县文旅局长谈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第四期)

推进文旅融合 打响西狭品牌

奋力共建人人向往的文旅康养会客厅

——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小宁

 

陇南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五届一次人代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陇南擘画了美好蓝图。“三城五地”发展目标,既高瞻远瞩,又极接地气,“坚定不移打造文旅康养胜地”,加快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是全市和成县今后经济发展的新空间、新引擎。作为县区文体广旅部门,我们将结合“园区、景区、城区”发展定位,依托成县文化旅游资源禀赋和乡村生态特色,围绕成县文旅产业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一、聚力打造品牌,提升成县文旅康养产业孵化力。立足“千年古县·五瑞成州”和“西狭颂”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布局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带、南北自驾游环线、乡村旅游服务节点、非遗文化旅游等设施,全方位开展国家级全域旅游品牌创建工作;加快西狭颂国家5A级景区创建工作,提升景区内涵和承载力;争取创建五星级旅游饭店;围绕全域旅游,创建富有特色、规模较大、带动性强的品牌农家休闲度假旅游场所。

二、整合各类要素,提升成县文旅康养产业带动力。一是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原则,发挥成县康养文化资源优势,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格局。依托西狭文化、汉唐文化、民俗文化、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等资源,开发一批陶艺系列、泥塑、面塑、布艺旅游工艺纪念品和文艺精品剧目。二是整合提升旅游景点、网红打卡地、乡村戏台、文化村史馆、非遗传习场所、农民文化公园、农业观光园等空间为文旅康养所用,依山就势,串点成线,持续美化环境,让田园林草花鸟、好山好水好空气成为文旅康养经济的支撑。三是搜集整理文旅康养乡村故事,组织县内文化文博、文艺非遗工作者和乡村文化人才、网红,挖掘整理当地传说、民俗习俗、地名来历、口头文学、民间表演、风土人情、农事节气等地方乡村文化故事,让村村都有好故事。

三、补齐功能短板,提升成县文旅康养产业承载力。从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入手,将文化体育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向城乡覆盖,加快建设一批功能配套的城乡旅游服务设施。围绕让西狭文化“亮”起来,让文物古迹“活”起来,让创意产品“热”起来,推进文旅康养项目建设,发展民宿山居、田园综合体、旅游一条街、旅居度假村、休闲康养园等,将文旅产业与休闲农业、工业体验、电子商务和城市经济、健康养生相结合,把得天独厚的资源变成拉动经济的潜力。

四、精心办好节会,提升成县文旅康养产业影响力。依托知名媒体和品牌节庆活动,探索引客入成办法。筹办“西狭文化论坛”、“西狭红叶节”、“乡村旅游节”、“核桃节”、“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周”、“樱花节”等节会活动,增强成县文旅康养的内涵和吸引力。积极争取省市文化艺术赛事、体育赛事举办权,组织举办省内外有影响的大型文化旅游节庆活动、钓鱼比赛等活动。结合文化惠民公益活动,推动文艺演出走进旅游景区、农家客栈和乡村民宿,丰富文旅康养活动内容。

五、深度研发历史文化旅游,提升成县文旅康养产业竞争力。不断挖掘“千年古县”深厚积淀和历史文化、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编制《西狭栈道》《杜甫在同谷》《最忆是成州》等文化纪录片和剧目。加强对全县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通过生产性保护方式,加以合理利用,为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新鲜元素。依托我县文化生态资源,积极推出多条特色旅游线路,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康养旅游活动。

六、积极开展宣传营销活动,提升成县文旅康养产业吸引力。采取“区域联动、企业联合、媒体联姻、电商联网”策略,加强与北、上、广、深、青、蓉等通航城市及其他客源地的旅游协作,加强与国内大型旅游投资企业、旅行社互惠互利的业务合作,完善、包装和开通几条彰显“好山好水美、乡韵乡愁美、古县古镇美”、满足都市和周边游客需求的精品康养旅游线路;加大宣传推广和市场运作,结合电商网货研发组织研发“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地方文旅产品;坚持“东进南融、北接西拓”旅游营销战略,赴省内外开展旅游宣传推介会。

 

 

(陇南市文广旅局传媒机构管理科供稿)


监制:高岩 责编:高剑榕 编辑:杨玉芳

 

浏览数300 点赞数2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