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报告精神 奏响两当康养旅游发展新篇章
两当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高 山
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两会”,是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陇南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十分重要的会议。两当县将结合全县文旅工作实际,把会议精神贯穿到文旅工作中,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将其转化为“加快推动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坚定不移打造文旅康养胜地”的生动实践。
一是加快康养文旅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按照“全域化布局、全要素构建、全产业融合、全季化体验”的思路,用好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最佳人居环境竞争力县、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果,重点围绕“一心一线三区多节点”,在已建成的慢客驿站、云屏休闲养生度假区慢客中心、云屏中医养生馆、研学基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加快中医院、站儿巷镇特色农业产业和旅游开发综合示范片区、云屏镇“乡野拾光”等打造,实施杨店镇陈沟、灵官、王沟等生态休闲观光区旅游线路建设,拓展太阳、火神庙景区沿线旅游项目,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旅游特色村和休闲农业示范点。新建和提升一批农家客栈,发展一批有特色的民俗旅馆、休闲农庄,建设高水平的公寓酒店。在狼牙蜜、中华土蜂蜜、食用菌、中药材、山野菜、玫瑰精油、果老仙酒、蜂蜜酒、传统美食等12大类75个特色旅游商品的基础上,开发原生态餐饮、养生菜系、滋补药膳、风味小吃等,并开发丰富多样的购物、娱乐、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差异化、多角度、全方位的康养旅游新体验。
二是注重多种康养旅游产品的组合。依托两当森林生态、山水田园、道地药材、山珍美食优势资源,以康养为主线,串联多个产业和领域,将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多元化功能融为一体,形成一条完整的康养产业链条,促进康养产业与农业、林业、文化、旅游、体育、医疗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利用云屏优质的生态环境、棚民文化、长寿文化,开发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功能完善的以“住生态屋、吃养生餐、喝长寿水”为主题的养生休闲、康养度假、养老养生型旅游产品。依托独特的果老文化、东山农场、陈沟樱花基地,盘活杨店镇陈沟农户闲置房屋,改建农家乐、农家客栈、陶艺工坊、高端民宿等,打造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品农家乐”为主题的农业体验、文艺创作、田园康养型旅游产品。依托太阳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书圣文化以及鱼池乡乔河农耕文化,兴化乡知青文化,开发以“民俗风情、忆苦思甜、文化节庆”为主题的研学实践、康养体验型产品。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适合现代人需求的综合性康养旅游产品。
三是创新康养旅游宣传营销模式。与智慧旅游,智慧服务相结合,创新宣传营销模式,通过两当县现有的两当旅游微信公众平台、两当旅游微官网、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做好“红色福地”、“长寿之乡”的宣传,以网络带动康养旅游消费。组织做好文艺创作,进一步挖掘康养旅游文化内涵,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持久不忘。深耕本土特色,打造康养旅游新地标,推出两当康养旅游形象,挖掘康养生态气候资源,积极创建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生态康养示范区、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品牌。大力打造康养旅游节事品牌,继续办好“全国山地自行车邀请赛”、“全国太极拳邀请赛”、“书画摄影展”、“农民丰收节”、“乡村旅游节”等活动,提升两当知名康养旅游节事品牌。
四是加强康养旅游从业人员培养。从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思想品德、服务技能等方面入手,加大康养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力度。鼓励旅游企业或有资质的相关机构对从业人员进行运营管理、食宿服务、康养保健、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旅游商品设计、市场营销等培训,培养一批专业知识精、经营管理能强的康养旅游服务综合型人才,全面提高康养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陇南市文广旅局传媒机构管理科供稿)
监制:高岩 责编:高剑榕 编辑:杨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