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面对突如其来的“猛兽”,如何才能科学避险、防震减灾呢? 在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为提升幼儿园地震应急避险的组织能力,强化师幼安全意识和地震应急避险及疏散能力,成县小橡树幼儿园组织全体师幼开展了地震应急疏散演练。 为了保证演练的有效性,演练前幼儿园组织教师进行演练培训,从避险方法到疏散方法,对安全岗人员及组织方法提前进行周密的部署安排,充分做好演练的前期准备工作。 各班教师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情景演示动作示范、播放多媒体课件、诵读安全儿歌等方式,向幼儿讲解地震的相关知识、熟悉室内就近的“安全三角区”、逃生技巧等。 警报声一响,幼儿迅速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以最快的速度躲到就近“安全三角区”,蜷缩身体,降低重心,双手护头,进行躲避。大约两分钟后,第二次警报声响起,教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立即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并组织幼儿沿着预定路线,快速有序的撤离室内到达安全区域。到达安全区域后,教师引导幼儿原地蹲下,双手护头。教师及时清点班级人数,报告总指挥,确保幼儿已安全撤离到指定位置。
最后,对演练进行总结,与幼儿互动进一步强调了地震时的自护方法。 每次演练都会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演练过程,让有效的演练不断强化教师和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在实践中懂得防震知识,提高幼儿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做到冷静面对突发事件,同时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增强师幼的安全意识与自护自救技能,也切实加强了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