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亚成烈士80多年前的家书(浙江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乐亚瑾烈士(1923—1943),又名乐亚成、乐雅瑾,1923年9月17日出生在浙江舟山定海城关。家中兄弟姐妹8人中她排行第七。她在定海县立小学毕业后于1937年升入定海县立简易师范学校(现浙江舟山中学)。1939年6月,日寇侵占舟山后,她辍学随父母到乡下避难,后又转到上海。她的姐姐乐蕙瑾和三哥乐时鸣早在1936年就参加革命,在上海进行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这对她产生很大的影响。1939年8月,三哥乐时鸣受皖南新四军军部委派,秘密到上海采办军部开办小工厂所需原料。年仅16岁的她毅然离开父母,随兄赴皖南,1939年12月参加新四军,成为战地服务团成员。
1940年2月,地处抗日前线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急需干部。她获知这一情况后积极向组织报名要求上前线,经领导批准到江南指挥部供给处任会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调新四军一师供给部;1942年2月调新四军六师供给部,不久,转到苏南茅山地区专员公署;1943年9月,她奉调到苏南太滆地区专署任会计科副科长。
苏南太滆地处京沪要冲,是国民党忠义救国军盘踞的区域,敌伪经常“清乡”“扫荡”。她明知此去路途艰险,但仍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1943年9月25日,她寄出的最后一封家书写道:“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服从了组织的分配,到我没有去过的地方去,不管是否适合于我……本来生死在我们无所谓……冲破这暴风雨,安渡过对岸,就是抗战胜利……”
1943年10月12日,在赴任途中,由于叛徒出卖,乐亚瑾不幸被国民党忠义救国军便衣特务逮捕。凶狠的敌人刚开始不相信面前文弱瘦小的姑娘是新四军干部,先是利诱恐吓,但她内心坚贞如铁,不管敌人怎样软硬兼施,始终一言不发。敌人凭想象认为收税掌管财务的干部身上肯定有金银财宝藏匿,就残忍地把乐亚瑾衣服剥掉,在衣服里搜索财物,但一无所获,于是恼羞成怒地用铁钉把她的四肢钉在门板上,用利斧将她活活劈死,更加灭绝人性地在她的内脏里寻找金银。乐亚瑾于1943年10月14日壮烈牺牲,年仅20岁。直至最后一刻她仍呼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乐亚瑾烈士牺牲之后,她的哥嫂为了不使年迈的父母伤心难过,一直隐瞒消息。直到1950年全国解放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发放了乐亚瑾烈士证给她的父母。父母含泪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1951年春节,浙江定海县人民政府为乐亚瑾烈属送去“保家卫国”红色光荣匾。这块匾一直挂在乐家老屋堂前。2010年10月22日,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城隍庙前13号的乐亚瑾故居被大火烧毁。曾居住在这三间老房内的乐家下一代,从瓦砾中抢救出几封书信,且一直珍藏。2020年12月,在热心人士的探寻下,这批书信得以为更多人所知晓。
书信纸张已经发黄,有的字迹模糊,分别写给父母、姐姐、嫂子等。每封信字虽不多,但纸短情长,从中可窥见乐亚瑾当年参加新四军的路途轨迹、生活起居、心理活动,表现出坚强的革命意志,见证了她对党的赤诚和对亲人的挚爱,读来感人至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