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该镇志愿者结合脱贫攻坚“大走访、大排查、大宣传、大落实”行动,采取集中宣讲和入户宣讲的方式,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向广大群众进行宣讲,耐心为群众答疑解惑,引导困难群众结合自身实际发展脱贫产业,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切实促进脱贫攻坚政策和感恩教育深入人心,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坚定信念,外化为行动自觉。
“讲透‘好政策’提升‘精气神’。通过开展政策宣讲文明实践活动,镇村干部、帮扶队员等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话向农户讲解宣传脱贫攻坚政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感恩教育,不仅提高了广大群众对党的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可度,同时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广大群众的感恩情怀以及追求美好幸福新生活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也更足了。”豆坝村党支部书记杨顺荣深有感触地说。
连日来,在豆坝镇的街头巷尾、房前屋后、主次干道、河道沟渠总能看到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有的手拿扫帚清扫街道,有的相互协作抬运杂物,还有的手推架子车转运垃圾,一派繁忙的景象。
“为了让辖区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取得实效,我们坚持‘党员带头、群众监督、联动整治’的总体思路,发动党员干部、帮扶队员带头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引导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加入整治队伍,志愿服务力量不断壮大。”镇长王建虎介绍,“通过对民居房前屋后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现象的常态化整治,呈现出‘整治一家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整治效果和效率快速提升,广大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治理的自觉性、主动性明显增强,文明实践活动让广大群众实现了由‘要我改’到‘我要改’的思想转变。”
自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豆坝镇按照县委、县政府“全域环境绿美净”的总体要求,坚持“片区管理、定人定责”的工作原则,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严格按照“拆旧、治乱、提质”工作要求,以拆影响村容村貌的旧房、拆草棚、拆旱厕、拆围栏、拆废弃猪牛栏舍等乱搭乱建,清理垃圾、清理塘沟、清理影响交通安全的积石与沙料、清理烂柴堆等乱堆乱放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文明实践活动,彻底解决环境卫生突出问题,提升村容村貌,着力打造“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洁净家园,描绘出一幅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优美画卷。
近期以来,豆坝镇文明交通劝导员、志愿者和交警队民警在各村重点路口及交通违法高发路段,携手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对超员超速、涉牌涉证、渣土车、黄标车滴撒遗漏、不按规定车道行驶、不按规定让行、摩托车不戴头盔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劝导,有效提高了整治行动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同时,采取现场向群众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告诫群众摒弃不良交通习惯,提升文明交通素质,自觉践行文明出行新风尚。
“前面是学校路段,请您慢行。”“今天下雨路滑弯急,请您小心驾驶。”“让我们共同遵守交通规则,骑摩托车时一定要戴好头盔。”志愿者们一句句贴心的话语和文明耐心的劝导,让过往司机无比感激。当地群众纷纷表示,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让出行变得更有秩序,人们的开车习惯也更加文明,拥堵嘈杂的交通环境明显改善,出行环境安全了,心里无比畅快,一辆辆有序行驶在美丽乡村大道上的车辆给游人和当地群众带来了全新的出行体验。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既要塑形,更要铸魂。”该镇党委书记吴杰说,“今后,我镇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落实到每一件小事里,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在挖掘镇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拓展志愿服务阵地,除陋习、树新风,全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向好发展,全面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全域覆盖、常态开展,为打造美丽豆坝添瓦加砖,持续助力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文/崔俊彦
(来源:文明康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