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康县: 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心坎里

 

近日,为不断提升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惠民措施真正送给群众,真正变成老百姓“口袋里”的实惠,康县各乡镇、各单位创新工作形式,通过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向群众广泛深入宣讲党的各项政策,传递党服务理念,真正着眼于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文化俗,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 ,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到群众的心坎里。

“如今是特殊时期,首先从购买猪仔上就要特别注意;在养殖过程中,猪圈的环境温度、湿度和消毒杀菌工作也很重要,也要及时清理排泄物,防止寄生虫感染,确保成活率......”这是在周家坝镇定期开办的“农民夜校”上生猪养殖大户王龙对安坪村想要开办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王永刚说的话。

为了让村民加快思想观念转变,多学习实用技能,周家坝村要求各村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组织第一书记、村致富能人每月至少开办一次“农民夜校”,向群众讲授脱贫攻坚政策、开展技能培训,还让村里的能人讲技术、讲经验,定时为群众“充电”,不断提升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除了开办“农民夜校”,我们村还会定期召开“打气”会,为群众宣讲党的扶贫政策,为群众解疑答惑,出谋划策,并时刻告诉群众:要想改变贫困现状就必须弯下身子、挽起袖子好好干。 "李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慧霞说。

为不断满足群众诉求,使群众进一步了解纪检监察机关信访举报渠道、引导群众依正确行使权力,科学有效举报,康县纪委监委立足实际,采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方式,广泛深入开展信访举报宣传。截至目前,已通过各类媒体刊发转载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知识350余条,受众人数达6000余人。
“现在反映问题方便了,再不用大老远跑到城里去了,真是既省时间又省力气。”面对网上信访举报带来的便捷,群众纷纷感慨道。

连日来,康县纪委监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陇南乡村大数据等媒体对信访举报知识进行了全方位宣传,同时,有效运用四支驻村帮扶工作队力量,动员纪检监察干部将信访举报知识宣传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相结合,在所在帮扶村采取一对一上门指导宣讲的方式,切实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对信访举报知识的知晓率和对信访举报工作的参与率,逐步构建起信访举报知识人人宣传、监督工作人人参与的良好格局,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

“家里有两个80岁的老人,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我们俩为了照顾老人,只能在附近打零工,可孩子们的学费和家里的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村上书记了解我们的情况,经过大家一致同意,为我们办理了二类低保,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真的太感谢了,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窑坪村赵永兴感动的说着。

在大南峪镇,为全力提升群众对各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真正落实好、让群众享受好各项扶贫政策,各村通过召开社员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用群众听得懂、接地气的语言,面对面向群众宣讲住房、饮水、医疗保险、义务教育、民政兜底、产业奖补等各项惠农政策,让群众不仅成为政策的受益人,更成为政策明白人。

不仅如此,通过和群众一起回顾近年来享受的政策福利,一起回顾脱贫前后人居环境、家庭收入、精神面貌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不断提高群众对扶贫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镇村干部、驻村帮扶干部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切入点,用心为群众答疑解惑,不断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来源:文明康县)


审核:周立钧    
责编:李必强    
 编辑:文静
浏览数97 点赞数1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