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礼县“第一书记”:田间地头讲政策村民家里商脱贫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3日电 (通讯员 祁新龙)杨雪峰是礼县统计局干部,2017年被选派到湫山镇高桥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员,2019年6月调整为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

刚到村里帮扶时,高桥村全村85户,所辖三个村民小组,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未脱贫户20户,贫困发生率6.65%。贫困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每一户的情况都不一样。

针对每一户不同程度的贫困现状,杨雪峰一户一户的走,给他们讲政策,鼓励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改变发展思路,主动给村上闲散劳动力,联系外出务工地点,商量务工待遇,鼓励更多的人走出去,用自己双手增加收入。对于个别有顾虑的贫困户,他多次入户做工作,给他们打气鼓劲。同时,在产业培育上,杨雪峰根据高桥村实际,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鼓励贫困户发展“五小产业”,帮助贫困户增收。

在产业扶贫到户资金落实后,杨雪峰迫不及待地召集村里仅剩的6户未脱贫户一起座谈,共商产业发展。通过入股合作社和产业资金到户扶持等方式,为贫困户增加了转移性收入。

陇南市拆危治乱行动启动以来,杨雪峰每天都在村里的各个角落排查,紧盯民众住房安全,开展消除黑房子、改造旧房子、拆除破房子、搬进好房子、解决了危房不住人,住人不危房的问题,共拆除危旧房80间,残垣断壁28 米,硬化庭院27户,新建集中圈舍3处,彻底改善了人居环境。

在驻村帮扶的这几年,在村里总是能看到杨雪峰给村民帮办实事的身影。农闲时,他利用扶贫夜校,以扶贫先扶智为切入点,给村民讲政策,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农忙时,他深入田间地头,帮助贫困户干农活。“这几年来,我感觉自己已经融入到了这个村子,村子里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亲人。”杨雪峰说。

截至目前,全村仅剩2户10人未脱贫,但这两户的情况较为复杂。其中1户叫王响响,家中共有2人,母亲骆女子常年患病,在2016年做了手术,2018年又做手术(取钢板)。导致王响响无法外出务工。针对这一情况,杨雪峰给王响响购买了20只鸡苗,让其发展“五小产业”,又主动与镇政府协调给王响响调了低保档次,增加了王响响的收入。

为了改变个别群众的“懒汉”思想,杨雪峰与贫困户开展“五个一”活动:与贫困户一起吃一顿饭;与贫困户开一次家庭会议;在贫困户家里讲一次政策;为贫困户帮办一件实事;与贫困户一起整理一次家庭卫生。杨雪峰多次来到村民王安平家中,一起坐在炕上和王安平谈心交流,帮助收拾家里卫生,开导思想,督促引导讲卫生、戒酒瘾、树信心。杨雪峰又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购买来慰问品,让王安平感受到贴心温暖。

当看到王安平家里门帘子破旧,杨雪峰就让媳妇从县城买新的门帘,捎到村上,和队员一起给王安平换上新的门帘,又帮助王安平把做饭的灶具和住宿分开,提升王安平的户内形象。前不久,杨雪峰再次动员王安平完成硬化了庭院,户内外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今,王安平说起杨雪峰,总是会竖起大拇指。王安平说“杨书记给了我信心。”(完)

浏览数132 点赞数2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