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邮电报
8月12日以来,甘肃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陇南、甘南尤为严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水等地质灾害。截至8月24日9时,累计基站停电12109站次、退服1861站次。
灾情就是命令,一场保障灾区通信畅通的战斗全面打响了。灾情发生后,甘肃铁塔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截至目前,共计投入抢修人员4622人次、车辆1712辆次、油机6852台次、卫星电话16部,发电保障5266站次,已恢复基站1238站次,做到重要节点网络运行平稳,全力保障灾区应急通信畅通。
闻“汛”而动打响畅通保卫战
截至8月21日10时,暴雨已造成陇南市9个县区、195个乡镇累计1856个基站停电,累计1686个基站FSU离线,累计1243个基站退服。此次暴雨造成部分基站塔基、机房出现严重隐患,电力线路损毁严重。甘南全州七县一市共32个乡镇受灾,10个乡镇道路全阻,其中迭部、舟曲受灾最为严重。截至8月21日18时,暴雨已导致甘南藏族自治州两个县区、10个乡镇受灾,累计停电基站达142个,累计退服基站达79个。
陇南、甘南暴雨灾害发生后,甘肃铁塔迅速启动防汛二级响应,建立与运营商的联动机制,省、市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防汛通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汛期通信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重大事件的处理,检查各防汛通信保障工作的落实情况,保证汛期通信设施的正常运行。陇南铁塔执行7×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汛情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保障,同时,安排分公司值班监控室人员轮流在晚上值班,加强汛期的监控工作。
甘肃铁塔在现有应急保障物资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积极增配防汛应急物资,提前购置沙袋、油桶、铁锹、雨衣雨鞋等物资。对于易发生内涝的区域,提前安放发电机、水泵、沙袋等物资;组织进行车辆及物资检查,确保随时可用,做好油机保养和油料储备,提前做好连续发电伴随保养的准备,储备必要的机油及滤清器;做好卫星电话的日常充电维护及拨测工作,确保话费充足可用。
无畏逆行守护通信生命线
陇南、甘南山大沟深,基站都建在山上,背油上山、发电保障基站服务,对救灾应急保畅的铁塔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8月21日,陇南市武都区外纳镇透防街村电力、三家运营商通信光缆全面冲断。因发电工家中遭受灾害,无法上站发电。得知这一消息,面对道路水毁严重的情况,陇南铁塔运行维护部经理张文立和区域经理赵鸿飞迎难而上,每人身背40斤油,徒步登山1小时,赶到山顶基站,完成透防基站的发电保障。
8月21日,在碧口镇至文县的生命通道打通后,陇南铁塔在文县救灾抢险途中经过肖家山村村口,通过携带的卫星电话让文县铁楼乡政府给文县抗洪救灾指挥中心汇报自救情况。文县尖山乡老爷庙村村民尚步文说:“8月23日通信终于恢复了,太感谢铁塔人了!”
关键时刻,陇南铁塔面对灾情,紧急成立两支由14人组成的党员先锋突击队,分别深入文县、武都灾区,抢险保通。突击队员马不停蹄,争分夺秒,全力守护灾区以及沿途的通信“生命线”。
舟曲县曲高纳乡是受灾严重的一个乡镇,道路损毁严重,电力、光缆全部中断。“灾情就是命令、保通信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更应冲锋在前。”甘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党敬平说。为确保受灾乡镇通信畅通,他带领抢险队伍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道路塌方,就绕着大山走,桥梁摧毁,就跨着河道走,在行走的过程中,就算脚脖子严重挫伤,他依旧坚持前行,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现场。他马不停蹄地协调指挥、统筹调度,与三家运营商及时沟通,第一时间抢通光缆,保障了曲高纳乡的通信畅通。
迭部县区域经理张索南是当地一位土生土长的藏族小伙,17日的暴雨造成迭部通往多儿、阿夏乡道路及桥梁倒塌,大山里面与外界隔离,道路损毁情况无从得知。为保通信,张索南依靠白龙江沿岸小山路,克服一个又一个障碍,最终获得通往多儿、阿夏里面整条乡镇道路的受损信息。20日,政府组织主道路抢通后,他带领维护人员,人工搬运油机十余公里,第一时间抢通多儿、阿夏两个乡政府通信基站,保障了通信畅通。
经过抢修,截至目前,甘南州迭部、舟曲所有乡镇已恢复通信,运营商需发电基站100%完成保障。
多方支援铁塔人担当有为
汛情发生后,甘肃铁塔调配兰州、白银、武威、庆阳、天水五个分公司共11支队伍、62台油机支援重灾区,保障陇南通信畅通。
目前,陇南共有57支维护队伍、自有维护人员123人、发电工725人、油机1450台参与应急保障。截至目前,与三家运营商确认的重保站址有473站,已恢复454站,发电保障完成率达95.98%。
面对险情和艰巨的通信保障任务,陇南铁塔、甘南铁塔积极对接市县两级防汛救灾指挥部,与电力、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等公司保持高度协同,立即组织召开应急抢险紧急会议,各自成立抢修突击队,及时安排应急抢险工作,制定防汛抢险方案,分赴各片区抢修通信,主动迎击灾害,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奋战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以最快速度恢复通信畅通,为抢险救援指挥提供可靠保障,全力配合政府做好下一步的抢险救灾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一场保障灾区通信畅通的战斗全面打响了。灾情发生后,甘肃铁塔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截至目前,共计投入抢修人员4622人次、车辆1712辆次、油机6852台次、卫星电话16部,发电保障5266站次,已恢复基站1238站次,做到重要节点网络运行平稳,全力保障灾区应急通信畅通。
闻“汛”而动打响畅通保卫战
截至8月21日10时,暴雨已造成陇南市9个县区、195个乡镇累计1856个基站停电,累计1686个基站FSU离线,累计1243个基站退服。此次暴雨造成部分基站塔基、机房出现严重隐患,电力线路损毁严重。甘南全州七县一市共32个乡镇受灾,10个乡镇道路全阻,其中迭部、舟曲受灾最为严重。截至8月21日18时,暴雨已导致甘南藏族自治州两个县区、10个乡镇受灾,累计停电基站达142个,累计退服基站达79个。
陇南、甘南暴雨灾害发生后,甘肃铁塔迅速启动防汛二级响应,建立与运营商的联动机制,省、市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防汛通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汛期通信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重大事件的处理,检查各防汛通信保障工作的落实情况,保证汛期通信设施的正常运行。陇南铁塔执行7×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汛情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保障,同时,安排分公司值班监控室人员轮流在晚上值班,加强汛期的监控工作。
甘肃铁塔在现有应急保障物资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积极增配防汛应急物资,提前购置沙袋、油桶、铁锹、雨衣雨鞋等物资。对于易发生内涝的区域,提前安放发电机、水泵、沙袋等物资;组织进行车辆及物资检查,确保随时可用,做好油机保养和油料储备,提前做好连续发电伴随保养的准备,储备必要的机油及滤清器;做好卫星电话的日常充电维护及拨测工作,确保话费充足可用。
无畏逆行守护通信生命线
陇南、甘南山大沟深,基站都建在山上,背油上山、发电保障基站服务,对救灾应急保畅的铁塔人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8月21日,陇南市武都区外纳镇透防街村电力、三家运营商通信光缆全面冲断。因发电工家中遭受灾害,无法上站发电。得知这一消息,面对道路水毁严重的情况,陇南铁塔运行维护部经理张文立和区域经理赵鸿飞迎难而上,每人身背40斤油,徒步登山1小时,赶到山顶基站,完成透防基站的发电保障。
8月21日,在碧口镇至文县的生命通道打通后,陇南铁塔在文县救灾抢险途中经过肖家山村村口,通过携带的卫星电话让文县铁楼乡政府给文县抗洪救灾指挥中心汇报自救情况。文县尖山乡老爷庙村村民尚步文说:“8月23日通信终于恢复了,太感谢铁塔人了!”
关键时刻,陇南铁塔面对灾情,紧急成立两支由14人组成的党员先锋突击队,分别深入文县、武都灾区,抢险保通。突击队员马不停蹄,争分夺秒,全力守护灾区以及沿途的通信“生命线”。
舟曲县曲高纳乡是受灾严重的一个乡镇,道路损毁严重,电力、光缆全部中断。“灾情就是命令、保通信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更应冲锋在前。”甘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党敬平说。为确保受灾乡镇通信畅通,他带领抢险队伍第一时间赶赴受灾现场,道路塌方,就绕着大山走,桥梁摧毁,就跨着河道走,在行走的过程中,就算脚脖子严重挫伤,他依旧坚持前行,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现场。他马不停蹄地协调指挥、统筹调度,与三家运营商及时沟通,第一时间抢通光缆,保障了曲高纳乡的通信畅通。
迭部县区域经理张索南是当地一位土生土长的藏族小伙,17日的暴雨造成迭部通往多儿、阿夏乡道路及桥梁倒塌,大山里面与外界隔离,道路损毁情况无从得知。为保通信,张索南依靠白龙江沿岸小山路,克服一个又一个障碍,最终获得通往多儿、阿夏里面整条乡镇道路的受损信息。20日,政府组织主道路抢通后,他带领维护人员,人工搬运油机十余公里,第一时间抢通多儿、阿夏两个乡政府通信基站,保障了通信畅通。
经过抢修,截至目前,甘南州迭部、舟曲所有乡镇已恢复通信,运营商需发电基站100%完成保障。
多方支援铁塔人担当有为
汛情发生后,甘肃铁塔调配兰州、白银、武威、庆阳、天水五个分公司共11支队伍、62台油机支援重灾区,保障陇南通信畅通。
目前,陇南共有57支维护队伍、自有维护人员123人、发电工725人、油机1450台参与应急保障。截至目前,与三家运营商确认的重保站址有473站,已恢复454站,发电保障完成率达95.98%。
面对险情和艰巨的通信保障任务,陇南铁塔、甘南铁塔积极对接市县两级防汛救灾指挥部,与电力、移动、电信、联通、广电等公司保持高度协同,立即组织召开应急抢险紧急会议,各自成立抢修突击队,及时安排应急抢险工作,制定防汛抢险方案,分赴各片区抢修通信,主动迎击灾害,不怕苦、不怕累、坚持奋战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以最快速度恢复通信畅通,为抢险救援指挥提供可靠保障,全力配合政府做好下一步的抢险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