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堡子坝镇,是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受灾最严重的地域之一。暴洪泥石流导致该镇16个村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境内多条主要道路阻断,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
8月25日11时许,正在文县一线救援的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平凉支队庆阳大队大队长陈平武接到一个紧急求救电话,堡子坝福场村因灾情阻断道路,一名即将分娩的受困孕妇不能及时到医院待产,情绪波动非常大,情况十分危险,需要及时转移就医。接到电话后,该大队立即指派中队长郭维恒带领10名指战员组成突击队,在当地向导指引下,带着4名医护人员,紧急踏上了打通生命通道的征程。
通往福场村的道路已经被洪水阻断、桥梁坍塌、电路损毁、通信中断,村子与外界彻底失去联系,只能靠孕妇家属翻山越岭将信息传递出来。13时30分启程,争取3小时到达孕妇家,救援队员跟随向导,利用绳索和砍刀,一路上披荆斩棘,跋山涉水。陡峭的山林里布满了狼牙刺等灌木,队员们浑身扎满了刺,大汗淋漓。时间就是生命,早一秒到达就可以早一秒转移,容不得队员们有半点松懈。滑坡过后的山体,斜度都超过70度,随时有山石滚落,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在队员的感受中,一路几乎没有路,全是湍急的河水、滑坡、塌方及十几米的断裂层,让队员感觉已经到了悬崖峭壁,实际上这是原来的路。
急老百姓之所急,忧老百姓之所忧。经过近4个小时艰难跋涉10公里,17时20分,救援指战员终于赶到被困孕妇郭小娥家中,被困群众一见到救援队员,激动地热泪盈眶。郭维恒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由医生简单进行检查,让人欣慰的是孕妇无大碍。短暂休整后,救援队员开始制定救援计划及转移路线,带着孕待产妇原路返回难度极大,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必须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转移,最后决定用担架“抬轿子”的方式连夜翻越山间小路徒步返回。
返回的路虽不像入村时那样惊险艰难,但山路崎岖,树林茂密,队员们也是一路披荆斩棘。18时30分开始转移,一场暴雨袭来,队员们用雨衣为孕妇搭起一个避风港。辛亏大雨时间较短,但让山路变得更加湿滑,导致只能一人通过的羊肠小道一片泥泞,救援队员只能以手传手的方式向前,部分地方出现阻断,加之抬着孕妇,他们走的就更加的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了。担架不能通过的地方,坚强的宝妈主动提出步行,为保证孕妇的安全,指战员们用随身背的挎包铺出了一条坚实之路。他们身上湿透了,脸上挂着水珠,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爬一座山足足用了三个多小时,当晚22时许,终于到达山顶。所有指战员精疲力竭,短暂休整,继续踏上营救生命的通道。
由于通信失联,救援人员不能及时与大队宿营地取得联系,22时,这时救援队员已经整整失联8个半小时了,大队指战员都很着急。大队长陈平武和当地向导带着10名指战员摸索着前来接应的时候,已经接近23时,在大家齐心协力下,克服了最难的下山路,其中最窄处只能容两个人抬着担架。当看见山下救援车辆亮起的警灯,救援队员终于看到了希望,他们加紧脚步,直到把孕妇平安的送到救援车上,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这场深入福场村的营救,牵动人心。8月26日凌晨1点42分,救援车辆载着孕妇安全转移,大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全体救援队员整齐列队敬礼,用最高的礼仪表达消防员对生命的敬意。
转移期间,应孕妇婆婆的请求,郭维恒为孩子取名为“梁森雨”,意为在这个雨季,森林消防队伍为孩子打通生命通道,因雨结缘。10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十几个小时的逆险前行、十几公里的崎岖山路,他们用双手、双脚,在人迹罕至的山林里踏出了一条生命的绿色通道。
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正是森林消防员的价值体现,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据悉,孕妇郭小娥目前一切正常,准备待产。救援队员在短暂的休息一夜后,他们继续奋战在一线抢险救援,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