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药香幽幽助脱贫

来源:中国妇女报

汽车沿着盘山路行驶,如同行走天边,蓝天白云下,满眼是层次分明的绿。甘肃省宕昌县拉路梁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里,大片大片的黄芪、当归、党参、大黄长势正旺。

这里是宕昌县推进中药材产业绿色标准化发展的示范基地之一,2.3万亩中药材集中连片种植,覆盖哈达铺、庞家、理川3乡镇13个村。

庞家乡拉路村的合作社,正是标准化基地里从事种植的合作社之一。

2019年,拉路村成立了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还起了个颇具“生存智慧”的名字“时利和”,意为“天时地利人和”,都是贫困户入股。村里的一般户也能来合作社务工增收。

当时,拉路村的贫困户邓雪花和冉金中一家,将家里的6亩土地流转给了合作社,并将政府发放的3万元到户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合作社,去年就拿到了分红2400元。

今年,合作社把基地的部分土地承包给了村里的一些贫困户管理。邓雪花一家也承包了30亩中药材的田间管理,“1亩地管理费有1000元,农忙时再雇点人帮忙,刨去雇人的成本,一年最少也能有2万元”,这比两口子以前在合作社里打零工干一天挣一天钱的收入稳定多了。

除了在种植基地干活,邓雪花家还自己种了4亩黄芪和党参,去年卖了2万元。此外,丈夫冉金中在村里还有做保洁的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有500元,两个孩子也在外打工。

合作社成立前,邓雪花家也种了10亩药材,一直都是看天吃饭,两口子一年在地里忙活下来,收入也就两三万元,这还取决于当年的收成、药材收购价格等变数。

如今,在宕昌,中药材标准化种植规模正不断扩大。今年,2.3万亩核心区辐射带动5个乡镇76个村规划建起11.27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合作社全流转种植3571亩,指导群众种植4375亩。宕昌县还印发方案,在土壤处理、种植要求、种苗选购、机械使用、田间管理等多个环节,按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标准严格要求。同时,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中药材还被纳入农业保险扶持范畴,将有效降低因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

标准化种植,也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机械化以后,以前一亩地一个人要干15天的活儿,现在1个小时就干完了。”冉金中说。

“机械化种植,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合作社成立后,政府还派技术员来现场指导。种苗也选的是优良品种,而且对药材的品质也有具体要求。现在我们种的中药材都是无公害绿色产品!”说起标准化种植的好处,拉路村党支部书记、拉路村时利和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冉金平说得头头是道。产量品质都上来了,药材也不愁销路,县里引进的甘肃琦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去年已投产,会来合作社收购,还有其他公司前来采购。去年合作社中药材产量45吨,卖了80多万元,除去种苗等各项投资、人工费、分红等,收入也有二三十万元。

“拉路村61户贫困户,其中37户已脱贫。现在贫困户有四种收入,入股合作社的分红、在合作社的地里干活、在合作社的生产车间里务工、外出打工收入,今年脱贫应该没问题。”冉金平说。

2019年,冉金中家脱了贫。“现在这生活就非常好,一年比一年好!”望着远处生机蓬勃的绿色,52岁的冉金中充满了希望。

浏览数270 点赞数1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