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采摘完家里种的花椒,晒干,今年收成有30多斤,付霞霞就等着人上门收购了。
说起脱贫后的生活,29岁的付霞霞腼腆地笑了:“现在日子过得好着呢!”
付霞霞是甘肃省宕昌县官亭镇付家村人。这个依山而建的村子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土壤贫瘠,人均耕地不足1亩,只靠种地,连求温饱都不容易。
付霞霞是四级肢体残疾,行动不便,干不了重活,加上孩子还小,丈夫付王义无法长期外出务工,只能在家种地和在附近打零工,收入有一搭没一搭。
近年来,付家村大力发展产业,成立了劳务专业合作社、蔬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特色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门口有了产业,付霞霞一家也找到了脱贫的出路。
付王义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建筑技能培训,现在在村里的劳务专业合作社务工,每天工资有150元。一家人还将两万元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入股村里的三个合作社,年底有分红,此外还有退耕还林补贴等政策性收入。村里还把付霞霞纳入了公益性岗位,在村里做保洁,每月能挣500元。收入稳定了,挣钱的路子多了,付霞霞家去年脱了贫。
好事还不止这一桩。根据当地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去年,付霞霞一家从山上的土坯房搬到了村里,4口人分了5间平房,出门就是水泥路。
路好了,出门方便了,付霞霞的“活动半径”更大了。每次村妇联主席组织妇女对有困难的村民开展爱心帮扶,她都会积极参加,给五保户打扫卫生、洗衣服,帮忙照顾病人……干得不亦乐乎。
这些义务劳动还能换算成积分,在村里的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这样一来,生活也便利多了。不过,付霞霞并不是完全冲着积分才去参加义务服务,“不积分我也愿意去,因为能帮助别人。”说完,她又腼腆地笑了。
让付霞霞舒心的事还有很多。全家享受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个上小学的孩子都享受“两免一补”和营养餐补助。这几年,付家村在着力“拔穷根”的同时还努力打造美丽乡村,道路宽阔平整了,广场建起来了,村容村貌美了。生活有“面子”更有“里子”,付霞霞的幸福生活“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