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中国能建甘肃院抗洪抢险在一线:爬山涉水冲锋在前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29日电 (通讯员 樊立龙)8月以来,受持续大范围强降雨影响,陇南市各县区遭受罕见的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多条电力线路被冲毁,给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带来困难。接到应急抢修工作通知后,中国能建甘肃院(以下简称甘肃院)第一时间安排成立抢修设计工作组,一支由送电部和勘测部所组建的“党员突击队”火速成立。

抗洪保电 冲锋一线

电力设施是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电力设施的损毁使群众的生产生活面临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灾害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任务也十分艰巨。文县当地住房、道路交通、电力设施严重受损。作为文县电源线的110千伏玉文线,其中22基杆塔,有5基已被洪水冲毁,4基铁塔倒塌,其它均出现倾斜扭曲、塔头折断等情况。

为最短时间完成设计抢修方案和恢复工作,打通电力动脉,一支有资深经验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勘察设计“党员突击队”火速建立,其中党员6名。第一时间奔赴抗洪一线,对线路受灾情况进行摸排和抢险方案制定。同时,也与国网陇南电力公司、抗洪抢险总指挥部积极沟通汇报,确保抢修方案有效实施。

爬山涉水 不畏艰难

“一边是从天而降的落石,一边是水位不断上涨的白龙江,既要看天上还要看脚下,坐着车里的我们大气都不敢喘,生怕影响司机师傅的注意力”。回忆当时的工作情景,心里还阵阵发怵的党员突击队队员送电部魏晋龙感慨道。

面对严重的汛情灾害,能早日让文县居民用上可靠的电源成了他们11位突击队员最大的心声。

青年员工勇于担当,成为“党员突击队”抗洪救灾的“主力军”。中年员工韧劲十足,勇走抗洪抢险“最前线”。老员工沉着应对,争当“党员突击队”抗洪抢险“主心骨”。在预选路径受阻时,他们淌着洪水,走在齐腰深的泥水里一走就是三四个小时。在需要测量冲刷河床断面时,他们顾不上时刻都有坍塌危险的河堤,仔细的测量着每一组数据。

为最短时间完成抢修工作,打通电力动脉,突击队在确保安全、质量的情况下克服暴雨、交通不畅、高山滑坡等自然阻碍,奋战在外业一线。

抢险过程中,甘肃院领导班子每天与现场进行沟通,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和大家的状态等。通过各专业的团结协作,仅用6天工作时间,就完成110千伏玉文线外业定位设计工作。

“安”字当头 “稳”字在先

针对文县降雨、山体等特点,避免及其脆弱的山体及洪水对队员、车辆造成的不必要伤害,突击队制定突发状况应急预案,加强防范,一旦出现险情果断组织转移,确保队员生命安全。

“越是最危险、最险要的地方,我们越要沉着冷静,一定要牢记‘安’字当头 ,‘稳’字在先。”突击队年长的王佩成时常告诫大家。

“尽管我们的手沾满泥水、衣服满身污泥,当看到老乡们一个个憨厚的笑容时,心里就亮堂堂的。”老家同在陇南礼县的勘测部何子舟感慨道。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突击队用一个个翻山越岭的身影、一双双沾满泥水的双手诠释着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担当和使命,抢险任务的圆满完成获得业主及施工单位的一致好评,那就是甘肃院在关键时刻指的上、靠得住,是一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高效团队。

 

 

浏览数90 点赞数0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