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3日电 自2014年以来,铁楼藏族乡依托自然环境、气候等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产业扶贫带动了一批批贫困户增产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培育产业是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精心谋划和推动下,抓住因地制宜这个核心,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一是立足于本乡实际,全力以赴发展林果产业,建成以花椒为主的万亩林果产业片带。全乡16个行政村共计种植花椒1000亩,核桃70亩,景家坝、肖家山等村种植油橄榄200亩;铁楼村、草河坝村、寨科桥村种植板栗300亩;旧寨村种植冬桃60亩,大樱桃150亩。二是结合乡村旅游,大力发展药赏两用中药材产业,建成了千亩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全乡在草河坝、寨科桥、李子坝等村累计种植芍药850亩;种植天麻7574平方米。三是利用气候温润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蔬菜产业。全乡共计种植辣椒263亩,种植马铃薯1500亩、油菜1100亩。四是充分发挥林园草场相结合的地域优势,发展养殖产业。全乡共有蜂农55户,养殖中蜂合作社5家,共养殖中蜂2100箱;扶持养鸡合作社3家公养殖肉鸡2020只;养猪合作社和养猪场8家,共养殖肥猪1900头。带领全乡贫困户增加收入,筑牢稳定脱贫基础。
建立完整的产业销售链条,提升农副产品产值,稳固增收。一是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根据我乡实际情况建立适宜的农产品品牌。不断做大做强花椒、核桃、板栗子3棵“摇钱树”,做精做优芍药、天麻、猪苓、订单辣椒4个“特别特”,做好做实养鸡、养蜂、养猪3个“特色养”。二是坚持把农产品加工放入到产业发展整体谋划中,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加工、细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三是在草河坝、铁楼两村建立电商扶贫服务点,帮助群众代售农特产品,依托电商扶贫,拓宽销售渠道。四是由乡政府牵头,联系企业上门,对农副产品进行收购,保障农产品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