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9日电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两当县兴化乡就是在“靠山吃山,临水吃水”中找到了一条自己的立体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兴化乡槐树村原本是一个有着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余人的贫困村,但这里的群众并没有在贫困生活中消极的“等靠要”,而是积极探索,另辟蹊径,联合兴化乡党委政府、联乡领导、帮扶单位等,谋划产业示范点,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制定了“点上有景、线上有花、面上有果”的产业发展布局,结合村情实际,在刘家潭打造休闲垂钓观光示范园、百亩金丝黄菊示范园;田西公路沿线打造蜜源植物、小米椒、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同步配套发展中蜂养殖,初步建成了400箱中蜂繁育养殖基地;以点带面做大做优林果业,在县林业部门支持下,通过技术培训、综合管护、高接换优等方式,加快了千亩优质核桃、花椒示范园提质增效进度。

据了解,在发展壮大产业基础的同时,槐树村还同步打造休闲农业旅游活动,不定期举办垂钓比赛,充分调动了广大钓鱼爱好者的兴趣,为钓友搭建交流平台;帮扶单位也在此多次开展乡村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实现了以特色农业发展打好休闲旅游基础,以旅游产业促进特色农业发展,提升综合效益的目标。
‘所有产业在合作社的引领下,由我们农民自己负责日常田间管理和林果管护,激发了我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唱主角”、“当主演”’,槐树村村民说到。
无独有双,兴化乡除了槐树村具有特色的立体农业发展模式,潘家村也加入了立体农业的发展行列。
以“三变”经营模式为引导,由兴化乡党委政府和兴化林场积极衔接,将兴化林场免费提供用于发展潘家立体农业观光示范园。潘家村立体农业观光示范园紧紧围绕“两主四辅”和“三养一育”产业发展思路,采用“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全力打造集土蜂养殖、土鸡散养、蜜源植物种植、休闲娱乐垂钓、特色养殖观光为一体的农业观光示范园。
潘家村依托蜜源植物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土蜂产业;打造土鸡散养示范园。同时,采取“小群体、大规模”的养殖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参与养殖;打造蜜源植物示范园。种植油菜、油葵、藜麦、荞麦等蜜源植物,既为发展土蜂提供基础保障,又能用于农业观光;打造休闲娱乐垂钓园。发展休闲娱乐垂钓产业;打造特色养殖观光园。通过养殖梅花鹿、孔雀、玉兔等特色动物,填补兴化及周边乡镇特色养殖观光的空白,为乡村发展扩宽新路子,逐步形成了“空中有蜂,林中有鹿,林下有鸡,水中有鱼,眼中有花”五位一体的立体农业发展新模式。
据悉,当地群众是以土地、现金、劳务等方式按股分红,由潘家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逐步实现了“股份合作,联创共建,保底分红,长期受益”的带动机制,探索出了一条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群众变股东的群众增收致富的好路子,全面夯实了乡村振兴战略基础。
立体农业的不断发展,不仅提高了兴化乡群众的经济收入,还为村内返乡青年在家乡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就业发展方向。此外,不断改善了的村庄环境和休闲活动,让村民享受到更好的精神及物质生活,让这里成为"可以回得去的家乡"。
据兴化乡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兴化乡将继续通过“三变”改革模式不断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开办农家乐,改造民宿,打造餐饮美食、观光休闲、娱乐游戏、采摘体验、亲子拓展训练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