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10日电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甘肃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两当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抓整治就是抓发展,把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推动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扎实开展“垃圾革命”根治农村垃圾顽疾。实行城乡环卫“全域一体化”治理,积极探索推广“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和以县域、片区、乡镇为主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实现垃圾处理的源头减量。扎实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场维修,新建站儿巷镇片区生活垃圾处理场1个,建成乡镇垃圾集中压缩中转站40个,新建政府补贴乡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购站10个。整合资金1320万元,购置设备,完善设施,一次性添置环卫自卸清运车7辆,摆臂式垃圾车12辆,清扫车,保洁车等314辆,果皮箱3040个,垃圾桶608个,垃圾斗304个,户用垃圾桶10000个。配备乡镇(工作站)乡村公益性岗位乡村保洁员143名,加大培训、严格管理、年度考核,确保清扫清洁工作有序开展。全面清理整治农村陈年垃圾及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76个,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213.9吨,回收可利用垃圾164.6吨。加强对6个建筑垃圾处置点的管理,把工业危险废物纳入监管。建立甘肃银泰化工工业危险废物转移有限公司,积极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乡镇3个。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圆满达标完成农村改厕。把“厕所革命”列入民生实事,按照责任主体到位,规划设计到位,适宜模式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建管并重到位,宣传教育到位的总体要求,紧抓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分类推进农村户厕、农村公厕、城区厕所、旅游厕所建设,新建公厕101座,维修改造54座,高标准完成新建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0.74万座,实现公厕全覆盖,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7.2%。加大农村厕所后期管护,配备抽粪车116辆,配备保洁员公益性岗位126个,建立农村厕所管护站116个,做到了有人员、有制度、有设施、有设备、有场所;有效利用废旧资源,因地制宜探索出“沼气池+”、“一室多用”改厕新模式。
稳步推进“风貌革命”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共组织动员干部群众近8.2万人次,投入各类车辆及机械5000余台次,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按照村庄规划,重点对路、水、厕、沟、塘、房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共投入7.3亿元,在实施68个非贫困村整村推进“补短板”项目的基础上,对63个美丽乡村建设点进行整治建设,提前两年完成美丽乡村建设3年“扫一遍”目标。拆除危旧房9.3万平方米,“两违”建筑1.3万平方米,蓝皮棚0.8万平方米, 整治乱象2.2万处;清理林带、沟渠688公里、水塘59口、淤泥2282.6吨;治理黑房子1069户;创建清洁村庄104个,彻底改变村庄过去“脏乱差”现象。开展全县整治提升年活动,公用设施落后,服务设施不全,县域环境不美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