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12月10日电 “我们要经手把李家山村打扮起来,美化起来,富裕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到时候,请大家常来,尝核桃果,赏美景香花,吃最地道的李山土鸡”。这是陈院镇领导班子及李家山村共同发出的邀请函。
李家山村位于陇南成县陈院镇西北部,距离县城10公里,距离镇政府3公里。全村90户32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76人,目前已全面实现脱贫目标。
昔日的李家山村,因未能列入贫困村,很多扶贫项目不能倾斜帮扶。打赢脱贫攻坚战以来,成县县委、县政府要求李家山村党员干部群众坚定“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心,牢固树立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以“钉钉子”的姿态拔穷根,以党建引领发展产业,村容村貌治理建设美丽乡村。县委李书记、政府李县长、农业农村局杨局长多次到李家山村实地走访,谋划产业发展思路,为李家山村的发展建言献策,指明方向。
短短几年,陈院镇党委政府紧盯目标任务,关注民生实事,全力抓好李家山村各项政策落实,带领李家山村党支部和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转变陈旧观念共同努力,充分发扬“三苦精神”,使李家山村的村容村貌、群众生活、产业带动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暂新的农家院,新建的村文化广场,宽敞干净的乡间道路,无不展现出一派如诗如画的山村风光。形成了订单农业、土鸡养殖为主打,劳务输转为辅助,乡村旅游跟进的“产业兴旺、富美李山”新格局。
党建引领
李家山村始终注重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选优选强班子成员,让党建引领村级事务健康有序开展。村党支部坚持每月组织开展党员群众参加的“党群贴心会,民事大家谈”活动,讨论协商村上发展大事,为党员群众发表个人意见和建议提供平台,凝聚民心,形成共识,真正做到让大家说了算。在党员队伍建设上着重质量,及时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全面推行村务“全程代办制”,村民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全程由村干部帮忙代办,真正把帮扶服务工作做到家。依托村支部书记领办的成县润园养殖专业合作社大胆尝试,积极推行“党建+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走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带动、美丽乡村共建的富民强村新路子。
产业扶贫
李家山村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村上耕地面积大,养殖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优势,将核桃产业、土鸡养殖和劳务输转确定为本村的主导产业,通过宣传培训,示范带动,订单农业,产业集聚等多种方式,提高群众对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带动农户脱贫增收。
苟国平---李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作为土生土长的李家山人,依托自己的润园合作社,带领群众养殖土鸡,做足土鸡文章,发“土鸡财”。
李家山村的土鸡纯正地道、品质上乘,第一批土鸡通过同城配送很快在市场上销售一空,实现了21户76人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的目标。
2020年,李山村党支部流转土地20亩建成生态土鸡养殖基地,新建厂房20间,带动全村43户182人发展生态土鸡养殖5000只,为进一步扩大影响,李山生态土鸡在销售过程中,采取陇小南电商平台和同城配送相结合的模式运作,搭上“消费扶贫”的快车道,将“李山土鸡”打造成陈院乃至成县境内的品牌土特产。
乡村治理
针对长期以来的脏乱差现象,李家山村制定了门前三包责任制,定期清扫卫生制度,使全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改善。狠抓乡风文明建设,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和文明村镇创建,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通过拆危治乱,房屋亮化工程,做到家家有小花园,户户有美景。针对多数村民反映硬化村内一二社小巷道解决群众出行难的诉求,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党群贴心会 民事大家谈”活动中,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一致同意不等不靠,自行组织硬化村内小巷道。在硬化村内小巷道,村民们都是争先恐后,义务投工投劳,征占农户自家院落、果树林木更是不带怨言,让“公心”落到实处。历时一月有余,全村农户义务投工投劳,很快就以高质量高标准完工,着实改善村容村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