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3月15日电 (通讯员 梁云霞 牛蕊) 近日,走进陇南市西和县卢河镇董河村海洲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桃杏连翘种植基地,2000亩桃杏树正值植树期。基地里,务工群众正有序不紊进行苗木栽植。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近年来,西和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植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抓手,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种养植,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自2016年成立以来,海洲苗木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主要发展金银花、连翘、油松等苗木育苗种植,同时发展种植桃杏树经济林果产业,目前已形成4000多亩的多元化种植基地。
在合作社发展壮大过程中,海洲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产业优势,按照“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累计为当地群众提供60个就业岗位,安置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28名残疾人和32名农户就业务工,残疾人配股分红每年800元,年务工支出达32万元,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平均年增收达4000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海洲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升学介绍说,合作社从2020年开始发展桃杏,一共栽植6000亩,分三期完成。栽植完成后,村上的弱势群体、一部分能劳动的残疾人可以长期就业,还能给一部分不能出外打工的人,带来就业岗位。
50岁的董二女在合作社里已务工三年,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家里成功脱贫。
“出门打工,自己不识字,也不能照顾家里。现在在合作社里务工,一天能挣80元,一年下来可以挣几千元。”董二女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董升学说,下一步还要对桃杏进行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