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来源:人民日报

甘肃是红军长征经过地域广、时间长、过境部队最多的省份,是红军结束长征、实现革命力量大团结的会师地,是红西路英勇西征、血沃祁连的征战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流血革命、戮力民族复兴的历史见证地。

陇原黄土地上承载的厚重革命历史、蕴含的深厚革命情感,一直滋养并激励着这片热土上的4.5万名国家电网员工奋力前行。

长征精神激励一代代电网员工

在甘肃会宁县红军长征会师园,矗立着一座会师纪念塔。三塔环抱,在第十层合为一塔,代表着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十一层收顶代表着中央红军长征途经的11个省份。

4月7日,国网会宁县供电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在红军会宁会师纪念塔前开展了“学党史 悟初心”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会师塔、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和会师旧址,聆听红色故事,在“实景课堂”中学党史。

聆听完讲解后,新入司员工王辰激动地说:“我到会宁供电公司的第一课,就是学习这片红色热土的革命历史;今天来到会师旧址学党史,再次重温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能在会师圣地工作我非常自豪,我一定铭记这段历史,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努力为会宁电网的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53岁的老党员孙效乾在会宁这红色热土上整整工作了30年。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少次走过纪念塔,有多少次为纪念塔和红军长征纪念馆的检修供电线路,有多少次为会师园点亮电灯,有多少次聆听红军长征的历史,又给多少人讲述过红军长征的故事。

“会宁是革命老区,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作为一名党员,我常常给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讲述红军长征故事,我觉得这是我的使命。我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见证了会宁电网一步步的发展,让我欣慰的是会宁群众如今都用上了‘好电’。”孙效乾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会宁县供电公司累计投资2.1亿元,为全县16个小城镇、37个行政村、124个贫困村实施配网改造升级。如今,会宁县的村镇的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3%、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69%,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18千伏安,电网“两率一户”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会宁县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达到62.3%,最大用电负荷增长率28.9%。营销区域内284个行政村实现了动力电全覆盖,农村居民全部“四到户”管理,实现了用电同网、同价管理。

长征精神深植于会宁大地,激励着一代代电网员工不断传承红色基因,以服务革命老区为己任,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懈前行,革命老区在电力赋能下一步步蓬勃发展。

用优质服务反哺红色根据地

4月,宕昌春意正浓。

当年正是在这里,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第一次从报纸上得知陕甘红军根据地的宝贵信息,从此找到了红军落脚点;也是在这里,中共中央根据形势发展的重大变化,从生存和抗战两方面入手,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具深刻影响和富有成效的战略转移。

在宕昌县哈达铺的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老街里,还留有当年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战过的痕迹。时至今日,寻着那一砖一瓦,一枪一炮的蛛丝马迹,仍能清楚感受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情怀。不久前,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党委理论中心组再一次来到这里,开展了“在历史场景中学习历史 在伟大征程中感受伟大”庆祝党建100周年“重走长征路”实景课堂主题活动。在毛泽东与张闻天住过的“义和昌”药铺、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及周恩来住过的小院“同善社”, 全体党员干部聆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认真学习党史。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景课堂学习,深感当今盛世来之不易,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学习以后,对党的热爱更深更浓。

多年来,国网陇南供电公司各级党组织定期到哈达铺“充电”已是惯例。瞻仰厚重的长征历史、汲取奋进的长征力量,党员们将精神养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电网建设助力脱贫产业,用优质服务反哺红色根据地。

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4月4日,国网武威供电公司的驻村帮扶干部们来到了古浪县红军西路军战役纪念馆,向烈士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聆听西路军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体验“实景化”党史学习教育。

聆听西路军悲壮的浴血奋战历史时,驻村帮扶干部田鹏不禁泪流。“西路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生长并工作在这片无数英雄们挥洒热血的土地上,我感责任重大。作为一名驻村帮扶干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先烈遗志,为老百姓办好实事,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

2017年,田鹏担任古浪县黑松驿镇西庄子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至今已有3年8个月。他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落实惠民政策,争取项目扶持,帮助发展产业,真正让移民群众“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目前,田鹏所在的西庄子村按照“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成日光温室71座、养殖暖棚25座,光伏扶贫电站带动贫困户41户,发展“十大产业”“五小产业”15户,人均收入从2900元增长到6300元,累计脱贫144户638人,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2019年8月,田鹏见到了来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他更加坚定了驻村帮扶的决心和信心:“我一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实实在在为当地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的旗帜和红军长征精神引领和激励着国网甘肃公司4.5万电网员工,在新征程建功立业。

浏览数124 点赞数9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