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马富春 实习生丁金美)4月28日,以甘肃武都文化发源、传承和发展为载体,摘取武都民俗文化显著特征的大型民俗情景歌舞剧《高山情韵》在甘肃陇南礼堂首次演出。
《高山情韵》是由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历时两年打造的一部大型民俗情景歌舞剧。该剧以甘肃武都高山戏文化为主要元素,以武都人民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进程中展现出的独特生活习俗为主题,串联了羊皮扇鼓舞、高山戏、大身子舞、劳动号子、社火表演及民间祭祀、婚恋嫁娶、生产、生活场景等经典元素,设置《冬·孕》《春·芽》《夏·茂》《秋·丰》《年·庆》5个篇章,构成对武都历史民俗文化的追溯、还原和传承。
陇南市武都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陈霞表示,《高山情韵》的首演,标志着武都高山戏这一古老而独特的地方剧种,已经从自娱自乐、自编自演的乡土民间登上了舞台剧的大雅之堂,对武都区更好地保护传承高山戏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全面提升武都知名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都高山戏,又名高山剧,是甘肃省独有的特色剧种之一,发源于甘肃武都区鱼龙镇。高山戏是从古老的民间祭祀和传统社火中演变、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1959年定名为“高山戏”,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学术界誉为“戏剧研究的活化石”。
据了解,《高山情韵》的主创人员均是武都本土文艺骨干,作品坚持音乐创作、服装设计、舞美呈现等本土化与时代主流化相结合,深挖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对于推动武都文旅融合、拉动乡村旅游、提升城市品位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