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8月6日电 (通讯员 竹翠 靳淑敏)“只有在西峪镇附近栽种生长的梨树,结出来的果子才有八盘梨的味道。”陇南市西和县东亮天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翎说,八盘梨在甘肃历史悠久,只有西和、礼县、甘谷、秦安四县才能出产优质八盘梨,其中又以西和为甚。
八盘梨,形如其名,是西和县的优良梨品种,更是陇上八梨之一。走进西和县西峪镇乔堡村八盘梨基地,果实累累的梨树遍布1200多亩的山野。从山上看下去,或高或低,近观有矮化密植的细节,远望更显壮观,一层层、一级级布满了整座山,宛如画作。
“乔堡村八盘梨基地是2017年开始建的,涉及乔堡村、上坪村两个村,流转了511户群众的土地,现在200多亩已经挂果。”乔翎说,八盘梨基地吸引已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户参与基地建设、田间管护、林果采收等,合作社按照80元/天的标准支付劳务报酬,有效带动70余人就地就近务工,同时,基地采取林间套种中药材的方式,做到经济效益长短结合。
乔堡村村民乔元子,家里6亩地按每亩5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给合作社,今年60多岁的他平时在合作社栽树、浇水,“去年领了16000元的工资呢。”乔元子笑着说,老了还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生活真的是越来越好了。
满意的不止乔元子,还有60多岁的刘六成,家里的2亩地也流转给了合作社,他自己还是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加机械手,一年的工资3万多元。
“梨树一般3年就可以挂果了,盛果期一亩地能产1万多斤,等基地梨树全部进入盛果期,预计产量能达1000多万斤。”乔翎说,八盘梨是农历八月成熟,一直供不应求,去年一斤6元左右,都是客商上门直接收走,“我们自己吃的都没有了!”
西和县东亮天成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王海林介绍说,合作社聘请了河北农业大学教授作为技术指导,率先在甘肃开始梨树的矮化密植,以“高科技”“高投资”促“高品质”“高产出”,今年新栽植矮化密植梨树近200亩。
近年来,西和县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将经济林果产业作为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打造“八区一带一中心”产业发展格局,下狠劲、出实招、抓落实,不断强化富民产业的培育,丰富全县各镇村特色农业发展内容,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让“八盘梨”这一富民产业乘上了发展快车。
在一系列的有力举措下,西峪镇立足当地优势,确定了以乔堡村千亩八盘梨基地为中心,辐射带动河坝、上坪、下坪等村的八盘梨集中连片区建设,新建以白雀“百年梨园”为中心辐射晚峡、南柳、卢水村的千亩示范点,打造西峪万亩八盘梨产业园区。把八盘梨作为打造产业发展“西峪名片”强力推进,仅今年就栽植八盘梨1500余亩。
不仅如此,正在扩建的云华山景区,1200多亩的山地农业示范区已见雏形,万寿菊、八盘梨、中药材、采摘园都已安排就位。
“下一步,我们在大力发展八盘梨果业的基础上,将充分利用土地、空间、生态、本土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多方经营,发展立体农业,努力打造田园综合体。”王海林对未来信心满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