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肃省康县持续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有广度的”“微宣讲”“微心愿”“微志愿”“微讲堂”等“四微”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常学常新、常悟常新,切实让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力求让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为康县党史学习教育润色添彩。
岸门口镇朱家沟千年麻柳树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的党史学习教育“微宣讲”开讲了。动员组织县委专职宣讲员、社会宣讲员、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队、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宣讲团等宣讲力量,以“先锋宣讲团”“四点半课堂”“进家门宣讲”等不同宣讲形式,广泛开展基层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千家万户”,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近半年康县党史学习教育宣讲450场次,受众达9000多人次。
“这几天下大雨,我们村上的路又断了,汽车、农用车都不能走,能不能帮帮我们?”迷坝乡腰镡、八罗、孟坝、十字、张台等村依山傍水,但一到雨季就会因为水毁路而“烦心”。群众的“急难愁盼”的问题就是服务人民的“落脚点”,迷坝乡党委、乡政府立刻召开了五村协调会,按照会议协商决定,五村的党支部书记迅速行动,积极组织群众,出动铲车、挖掘机等大型机械,对道路进行修补。两天后,水毁道路全部修复,恢复通行。康县各级党组织把“办实事、开新局”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头戏”和“落脚点”,围绕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重点工作,结合省市县要求,立足岗位优势,从摸排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手,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解决问题,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补齐“断点”,群众在哪里,服务就送到哪里。目前康县已完成县级层面帮办实事13件,乡镇层面帮办实事398件。
“创城有落实,志愿添光彩,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望关镇由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牵头,定期开展“文明创城志愿行”活动,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阴雨绵绵,街道上、河道旁一群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手拿清扫工具,以积极的状态、饱满的热情齐装上阵,清理各个卫生死角,清除小广告、清扫公共场所、拾捡河道垃圾,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康县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号角已经吹响,500个志愿服务团体、3万多名注册志愿者活跃在街头巷尾,志愿服务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衔接,处处红马甲、人人献爱心成为康县青山绿水间最靓丽、最感人的风景线。
同时,康县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手机平台观看党史微故事、微视频,打造善学强思的“移动课堂”,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出融合党史、党内法规、家风家训、的音视频,使党员群众随时学党史,随时受洗礼。“微讲堂”把故事讲在田间地头、乡村大院,营造了人人乐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浓厚氛围。
“每向群众走近一步,我们的力量就增长一分”。康县立足实际、服务群众,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从群众身边事入手,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记者 牛新建 康县讯 杜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