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陇南:多措保护生态,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9月3日电 (通讯员 王芳)绿色是美丽陇南的主色调,是长久以来我们悉心守护的颜色。今日陇南,处处彰显绿色之美,美在山水相依、诗意家园,美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美在以人为本、文明和谐,绿色铺就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护生态,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

  生态之于陇南,是资源、是财富,是福泽后代永不枯竭的“绿色银行”,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底气。

  今年以来,陇南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认真落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历史责任,加强生态修复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上半年,陇南市完成人工造林25.86万亩、退耕还林9.86万亩、义务植树1014万株,绿化道路330公里。陇南市无重污染天气,环境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刚刚召开的陇南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上,提出要“坚决守好生态底线”。

  瞄准新目标,实现新飞跃。

  陇南将胸怀“国之大者”,守牢生态底线,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治理整体战、绿色发展持久战,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让高颜值的生态环境与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统一服务于高品质的美好生活。

  持续改善 秀出绿水青山新靓色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渐渐有了秋意的陇南,高远的蓝天、蜿蜒的河流、迤逦铺开的青山,构成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远眺,莽莽大山还是一片青翠,座座白墙黛瓦的民居掩映山林;近观,水清清,庭院净,人精神。

  “每年这个时节我都会来陇南住一段时间。”兰州市西固区自来水厂退休职工赵丽萍说,这样的习惯她已经坚持了好几年,“主要是陇南的空气清新,环境好,特别适宜居住。”

  一直以来,陇南人始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繁荣,把建设美丽陇南作为心向往之的奋斗目标,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今年以来,陇南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通盘考虑、一体谋划,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坚守生态安全底线,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质量和水平。

  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加快推进。12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17个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考核目标,优良比例均为100%。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片区体制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三江一水”综合治理有序推进,整改完成生态环境部督办的27个水源地问题。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6.3公里,9县区污泥无害化处理、12个国家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运行。

  全面消除潜在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生态环境问题358项,完成整改310项……特别是随着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绿色发展等各项指标越来越好,大熊猫、金丝猴等30多种国宝级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候鸟更是飞来栖息,几乎绝迹的亚洲金猫也惊喜出现。

  如今,陇南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一个善待自然,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陇南越来越清晰。

  善谋敢为 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经过多年的发展,陇南生态优势逐步显现、发展潜力不断释放。从比较优势中坚定发展信心,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山地特色农业、绿色工业和文旅康养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特别是作为长江中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可估量。

  从当前阶段性特征来看,陇南正处于绿色发展崛起关键期和生态保护红利释放期,需要陇南市上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

  立足实际,如何在新阶段准确把握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机遇,发挥陇南生态优势,推动生态陇南绿色崛起?

  因势而谋。陇南市市委、市政府明确思路,积极践行“两山”理论,一如既往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正确处理经济和生态的关系,深入挖掘绿色价值,精心呵护好陇南的绿水青山。

  乘势而上。陇南立足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树立标杆,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赢,让老百姓在绿水青山这条产业链上受益增收,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陇南绿色发展的谋划,考验的是决策者们的远见格局。

  实践证明,陇南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擦得更亮,用心呵护绿水青山,深入挖掘绿色价值,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才能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把“绿色红利”转化为“民生福利”。

  奋楫扬帆 让美丽陇南绿色崛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生态优先是前提,绿色发展是要义,生态环保工作只能加强,生态红线底线必须守牢。

  对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对标发达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对标陇南父老乡亲的殷切期盼,我们还有许多短板需要补齐,还有许多瓶颈需要破解。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

  “要坚决守好生态底线。”市委四届十三次全会在对当前工作的整体部署中,把生态环保作为必须抓实抓好各项底线性任务之一强调。

  ——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牢固树立不抓生态就是失职、抓不好生态就是不称职的理念,作决策、定政策、上项目始终坚守生态环保红线底线。

  ——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长防林建设、退耕还林、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国家公园等生态建设工程,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科学编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动减污降碳取得新进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大气污染综合管控。

  ——全面加强环境依法治理。加快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制度体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涉重金属和危险化学品行业环境安全监管,严厉打击生态环境犯罪行为,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

  ……

  每一项深思远虑,都意味着责任与担当,更昭示着陇南的决心。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陇南将继续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一年接着一年、一代接着一代干,艰苦奋斗、久久为功,誓让这方绿水青山绵延后世、惠泽人民。(完)

浏览数132 点赞数7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