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3日电 (袁媛远)清晨6时许,天微微亮,在位于陇南市武都区东江镇胡家坪社区的驻地帐篷里,陇南方舟应急救援中心已集结完毕,整装待发。
这二十多名队员将赶往陇南机场,通过二氧化氯气雾喷洒,对安检通道、值机大厅、候机厅等航站楼旅客集中区域,以及卫生间、母婴室、员工办公区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消毒杀菌。
从10月20日开始,根据全市疫情防控形势,陇南方舟从精英队员和骨干志愿者中抽调组建疫情防控消杀突击组。这些志愿者大都具备应急救援资格,有公共卫生预防和专业救援基础,能够高质量、高水平做好消杀服务和疫情防控工作。
每次接到紧急任务后,方舟消杀突击组都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对中、高风险人员及其行动轨迹,出现的地点、车辆等重点场所进行终末消毒,通常一天需要赶往5、6个地区,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赶时间,消杀小组开始工作后不会休息,吃饭就在途中随便扒几口。
“陇南火车站消杀面积5000余平方米,出动10名队员;胡家坪街道办消杀面积1万余平方米,出动9名队员;栈道湾公交公司消杀面积2000余平方米,出动5名队员……”副队长杨云飞展示近期的消杀日程记录表。
在排得满满的日程明细中,方舟消杀突击组每天辗转于各个车站、社区、学校、单位、返陇人员留观点等防疫消杀重点场所。这些工作记录的背后折射出队员们的辛苦付出。
深秋时节,天寒露重。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阵阵白雾携带着刺鼻的消毒水气味扑面而来,消杀小组的队员们“全副武装”,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背着50多斤的脉冲弥雾机,对各类公共场所进行喷洒消毒杀菌处理。一处场所消杀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有时候连续消杀4个多小时,防护服内汗流浃背,呼出的雾气都把口罩湿透了。
“一圈消杀下来,抬手一看,步数轻松上万。”杨云飞笑着说,“一线医护人员在前方竭尽全力救人,我们在后方必须守护好他们的安全,防疫消杀确保预防在先、不漏死角,最大程度减少疫情通过环境传播的风险。”
自今年4月陇南方舟应急救援中心筹备成立以来,杨云飞和他的小伙伴们已经在河南抗洪中参与过救援抢险任务,平时也担负着陇南水下救援、应急知识普及等志愿服务的使命。在抗灾救援的路上,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我本身是一名医学影像科医生,也曾多次参与急救医疗工作。与以往不同,这次从事的是风险极高的消杀任务,要面对新冠病毒这样‘看不见的危险’。”杨云飞说,保证团队的安全是他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事情,责任重大。
疫情防控没有“补考”,必须一次“达优”。杨云飞带领队员坚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把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全队已连续防疫消杀作业11天,队内志愿者出勤600余人次,作业时间超过2800小时,防疫消杀面积近80万平方米。
方舟救援队这10多天的全情付出,得到了全市各级单位部门和人民群众的认可点赞,称赞他们是“全民战‘疫’中的‘消杀’英雄”。
“我们的使命就是守护全市人民的安居乐业,只要人民需要,我们永远都会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安全屏障!”杨云飞坚定地说:“出征的时候早已下定了决心,不等到疫情结束,绝不撤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