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初冬时节,寒风凛冽。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快速反应、立即行动,按照中央、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19万金徽儿女万众一心,迎“疫”而上,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金徽大地全面打响。
彰显“担当作为”
10月19日,继甘肃省、陇南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视频会议召开之后,徽县委、县政府精心部署、靠前指挥,公告、方案、通知……一道道“高、快、准、实”作战令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领导小组、“一办十五组”统筹协调、精准指导,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日调度、日总结、日通报”工作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全县干部走出机关、下沉一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始终在一线调度,日夜奔波,扑下身子深入医院、乡镇、社区、监测点,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站前排、勇担当。
筑牢“铜墙铁壁”
徽县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人物同防”的防控要求,在高速公路出口、国省主干道及汽车客运站、火车站等交通要道规范化设置了11个交通管控检查站,县道、乡道、村道实行“三道”管控,县门、乡门、村门实行“三门”管理,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采取“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的原则,严格落细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筑牢“外防输入”的坚固防线。
各部门、各专责组紧密协作、整体联动、合力攻坚,全面启动“网格化”管控机制,严格落实“五包、四检、三问、两报、一告知”的网格化防控措施,313名干部职工,主动请缨,下沉到农村社区担任“网格员”,668名科级干部主动担任院长、楼长、单元长,全县共建立疫情防控网格1046个,配备网格员3188人,在农村社区共设立疫情防控监测点414个,采取“自主报备、信息共享、入户排摸、群众举报”四项措施,运用“线上+线下”模式,严防死守,精准发力,做到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全县实现联防联控全覆盖、无盲区,切实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商户门店、文娱活动等人员聚集场所全部停业,封控城区部分道路,居民小区实行闭环管理,全面强化公共场所社会秩序管理,让城市和农村慢下来、静下来,减少流动,减少聚集,在按下“暂停键”的同时,快速启动“加速键”,公共卫生防疫刻不容缓,一丝不能疏忽大意,加强“院感防控”,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加强集中隔离点建设,做好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加强流调专班力量,全力保障筹集防控物资,强化生活物资应急储备,优化应急指挥调度体系,科学有序开展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在金徽社区、瑞丰国际社区等一个个核酸检测点上广大市民主动核酸检测,秩序井然。一个个坚强有力的“硬核”防控措施筑牢了生命安全防线。
守护“百姓平安”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阻击战中,徽县千方百计保障好居民群众基本生活,超市、蔬菜直销点、粮油食品店、供水供电企业在做好科学防疫前提下,保供给、稳物价,确保居民家中水不停、电不停、通信不停、物资供应不断,“米袋子”“菜篮子”有保障。畅通物资运输绿色通道,供暖公司提前供暖,开通县长热线电话……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保民生举措,暖了群众的心窝,让他们安心居家、舒心满意。
疫难无情,人间有爱。身穿红马甲的爱心志愿者,纷纷坚守一线,疏导秩序,热情服务。广大爱心人士慷慨解囊,纷纷向我县捐款捐物,支援疫情防控。截至11月6日,徽县红十字会共接收捐款101.8万元,县财政局和各乡镇接受的物资捐赠已陆续配发到各医疗机构和监测点,爱心人士的捐赠还在源源不断。
连日来,一个个核酸采样点为群众吃上了定心丸,一间间核酸检测实验室灯火通明,一个个医护人员坚守岗位,一个个疫情防控点24小时值班值守……全县156个流动核酸检测点、19个固定检测点高效运转,积极作业,核酸日检测能力达4.98万人次。一次次全民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和疫情应急处置全流程实战演练提升了科学防控疫情的能力。排摸、留观、隔离、采样、流调、院感防控、动态监测、心理疏导等各项工作紧锣密鼓。(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朱登山 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