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战疫情 | 陇南康县:集聚战“疫”的人才力量

来源:农民日报

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甘肃陇南康县积极发挥人才主力军作用,广泛动员各级各类人才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集聚战“疫”的人才力量,筑牢群防群控的铜墙铁壁。

“疫”线请缨,党员干部任先锋官

针对疫情反弹肆虐的紧急形势,康县紧盯疫情防控任务量大面宽情况复杂的农村和社区等领域,第一时间印发《康县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农村及社区防控组职责分工方案》,迅速启动疫情防控紧急预案,全面展开“网格化”管理和“十户联保”管理机制,各级党组织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广大党员干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倡议书,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争相奔赴一线,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模范带头作用,在“疫”线主动请缨,积极投入组建党员服务队、党员攻坚队、设置疫情防控监测点等工作。同时,县委组织部下发《关于激励干部在疫情防控斗争一线担当作为的通知》,注重在“疫”线考察识别党员干部,还先后两次下拨特殊党费14万元用于支持疫情防控,关怀激励“疫”线党员干部,广大党员干部担任疫情防控的先锋官,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疫”线领命,乡村人才变前沿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县各领域、各战线的“田秀才”“土专家”“农博士”“老村长”等乡村人才对村户情况底子明、在群众中威望高和话语权影响力大,他们充分发挥“专家、专业、专长”的优势,化身疫情防控前沿哨兵,组织乡村群众在进村入户的路口及时设置疫情防控检测点,设立村(社区)疫情防控检测点161个,建立临时党组织11个,按照“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的原则,详细地询问往返流动人员的近期行程和旅居史,严格落实测温报备、扫码登记、检查20小时内的核酸证明等管控措施,组织青壮年人员每天早中晚对乡村公共区域、村户庭院、房前屋后等场所进行消毒消杀,把“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落实到疫情防控工作的戒条过程中,为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站好最前一道岗,形成村村是哨所、户户是哨卡、人人是哨兵的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

“疫”线担当,专技人才是排头兵

医疗、卫生、公安和市场监管等部门作为疫情防控的直接责任单位,医疗卫生系统的“天使白”,按照职责分工,24小时坚守在“疫”线,隔离、采样、流调、消毒消杀、检验......与病毒短兵相接,一丝不苟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把医者仁心的誓言镌刻在战“疫”前线,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公安民警和市场监管系统的“蓝色”闪现在进出康县的各个交通要隘、超市商场等事关广大人民生产生活安全的场所,为群众出行、物价平稳和物资供需提供了坚强的保障。人民教师化身“网红主播”,通过陇南智慧教育云平台、陇政钉和晓黑板等多种网络载体架设起“空中课堂”,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线上教学活动,用专业智慧保障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停课不停学”。文艺界发出以“艺”战“疫”的号召,通过诗词、书法、美术、音乐和剪纸等提振信心的艺术形式弘扬抗击疫情的正能量,传递战疫必胜的坚定信念。

“疫”线供暖,两新人士成后援军

康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自觉履职尽责,动员鼓励全县各级企业经营管理人士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在做好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管理和疫情防控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提供食物、捐款捐物、后勤保障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彰显企业担当、展现企业家在大灾大难等急难险重工作任务面前的热爱家国的情怀。康县草根协会组织广大社会志愿者,穿上红马甲,主动联系乡镇和社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人员信息摸排、防疫援助和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据统计,截止目前,3715家爱心企业家企业9200多名爱心人士捐款捐物折合人名币约127.9万元,其中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和消毒酒精等医疗设备120多件;方便面、矿泉水和牛奶等生活物资3900多件;2400余名志愿者参与基层志愿服务300多场次。

浏览数104 点赞数1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