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17日电 (通讯员 高鹏 郝亮)初冬时节,走进陇南市成县红川镇泽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玄参中药材种植基地,十几名村民正在地里不停忙活。采挖、去杂、装运……大家分工明确,有说有笑,一派忙碌而热闹景象。
“今年种植的60亩玄参每亩能收鲜货4000多斤,按照今年市场价格每斤1.2元计算,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另外我们还种植了50亩射干和10亩丹参,明后两年陆续也可以收获了。”该合作社负责人何小龙说。
近年来,红川镇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流转土地120亩,试验性种植了玄参、射干、丹参等中药材。眼下60亩玄参通过一年的科学管理,目前丰收在望,还有射干、丹参也长势良好。
合作社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鼓励周边村民自己种植,并为有意向的农户提供药苗和技术指导,带动村民抱团发展、共同致富。此外,药材的种植、管护、挖参等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这就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劳务增收。
“这段时间我每天来合作社捡拾玄参,一天能挣60元,已经干了四天了,估计还能干一个多月,能挣个2000多元。”正在捡拾玄参的西柳村村民田羔羔说。
近年来,红川镇突出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规划引领,坚持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构建了以金麦园挂面、辉润变蛋、祥峰金银花、甸山源纯净水、订单辣椒、中药材种植加工及畜牧养殖等为主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格局,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据了解,该合作社还将完善合作运营机制,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建设标准化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全面推广玄参、射干、丹参、知母等中药材种植,从种植、技术、管理、收购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努力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红川当地群众致富增收的新“引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