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甘肃徽县:“菌菇之乡”种菇忙 小镇产业振兴旺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连日来,在甘肃省徽县麻沿河镇四坪村和屈兰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里,一座座黑色的保温棚整齐排列,田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平整土地、土壤消毒、撒播菌种、覆盖地膜、摆放营养袋……一派热火朝天忙碌景象。

种植大棚整齐划一(杨丽萍 摄)种植大棚整齐划一(杨丽萍 摄)

“2020年屈兰村发展羊肚菌大棚13座,羊肚菌产值20万元,在羊肚菌采收后的‘空档期’种植蔬菜,产值5万元,带动周围群众务工100余人次,流转土地10余亩,为当地村民增加收入5000多元。”屈兰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强说。

“经过两年不断的学习和尝试,现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屈兰村土壤经过专业检测,加之有利的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羊肚菌。我们的菌棚也由去年的13座增加到今年的20座。”屈兰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吴柏林介绍,“基地11月份进行种植,明年4月份采收上市,预计产量达8000余斤,产值64万元。”

撒播菌种(杨丽萍 摄)撒播菌种(杨丽萍 摄)

“本来处于观望的态度,但看到屈兰村两年的试种结果都不错,今年也跟着试试,羊肚菌产业前期投入小,见效快,风险也相对小一些,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可以解决村内富余劳动力问题,一举多得。”四坪村羊肚菌基地负责人刘小雄说。

近年来,麻沿河镇在巩固壮大以劳务输转、畜牧养殖、苗木种植、中药材种植等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基础上,依托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按照“生态麻沿,菌菇之乡”发展思路,以甘肃星悦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依托,以熊北、屈兰食用菌产业基地为支撑,辐射带动麻沿河镇15个村发展袋料香菇、平菇、木耳、羊肚菌等。

覆盖地膜(杨丽萍 摄)覆盖地膜(杨丽萍 摄)

今年底,麻沿河镇累计建设大棚100座以上,形成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和劳务输转、畜牧养殖、苗木、乡村旅游、林果、中药材等提质增效的“1+X”产业格局,不断完善“企业(龙头)+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全力打造“菌菇之乡”。(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杨丽萍 和青青)

 

浏览数122 点赞数1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