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11月30日电 (通讯员 魏朵朵 张蕾蕾)初冬时节,走进陇南市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半夏加工车间,机器轰鸣,一颗颗圆润的半夏从加工流水线流出,工人们忙着挑拣、装袋、搬运。
近年来,西和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主导产业来抓,按照“扩基地促规模、提质量促增效、抓龙头促带动、树品牌促营销”的总体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开发,初步形成以半夏为主导,带动柴胡、板蓝根、冬花、黄芪、连翘等大宗中药材全面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新格局。
作为西和县重点培育的中药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以“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为办社宗旨,通过“两加六带一联合三突破”发展模式,带动群众种植中药材,同时通过让群众到合作社务工的方式,有效实现合作社与农户互利共赢。目前,合作社有社员1800人,年加工销售中药材达3000吨,助推全县3乡镇15村800户群众增收。
西和县广鸿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鲁马成表示,最近召开的党代会上,多次对全县合作社及农业特色发展产业提出新的更好要求,尤其是报告中“产业四提”,(进一步着力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提级转型、特色山地农业提质增效、文旅康养产业提档升级、新兴数字产业提速崛起)的发展目标为我们发展中药材产业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合作社将坚持以特色产业发展“倍增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领头示范作用,不断在加快推进半夏等中药材精深加工上求突破,在巩固脱贫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带动父老乡亲增收上再创新,为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五个西和”建设目标积极做贡献。
根据因地制宜、长短结合、集中连片、整区域推进的原则,按照“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种植标准、统一田间管理、统一组织销售、统一购买农业保险”五统一的栽植方式,近年来,西和县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22个,推进中药材产业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发展。2021年,全县种植中药材15万亩,覆盖全县20个乡镇217个行政村,涉及9.6万户。预计产量约达2.69万吨,产值约10.2亿元,实现户均增收1000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