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12月6日电 (通讯员 王治)近年来,陇南市武都区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橄榄之城”目标定位,把油橄榄作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坚持科学规划、规模发展,科技支撑、品牌培育,有效推动了油橄榄产业快速发展。
“2014年,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3000多亩土地种植油橄榄,今年是个丰收年,无论是从产量和品质都非常好,盛果期估计能采收100多吨。”正在和工人们一起忙碌在丰收园里的陇锦园油橄榄公司负责人王金平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武都区围绕打造“中国橄榄之城”目标定位,把油橄榄作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以引种试验、良种繁育、规划建园、栽培管护为突破口,扎实推进油橄榄基地建设、科技研发、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计划在未来三年通过栽植扩面和高接换优等措施,实现油橄榄产业倍增目标,全面开启农业产业现代化新征程。
贺家坪村是武都区桔柑镇种植油橄榄面积最大的一个村,近几年,全村群众通过油橄榄品种的高接换优和低产园改造,辐射带动周边大岸庙村、陈家坝村、桔柑村、大元坝村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让村民们真正尝到了产业增收的甜头。
“桔柑镇贺家坪村在2003年通过政府引导,发展油橄榄产业,起初油橄榄品种并不太好,通过品种改良,高接换优,现在油橄榄鲜果产量一年比一年好,群众的收益很可观。”贺家坪村村支部书记王红菊介绍说。
截至目前,武都区油橄榄基地种植面积达到51.6万亩,涉及28个乡镇,惠及4.5万农户、21万多人,适生区油橄榄人均收入2200元,今年鲜果产量达到4万吨、初榨橄榄油5800吨,综合产值达18.6亿元。共建成16家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研发出食用橄榄油、餐用橄榄果、系列日化用品等10大类、80多个产品,荣获国际油橄榄理事会官方质量一等奖、希腊橄榄油大赛双金奖等80多个国际、国内大奖,武都油橄榄还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