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逐绿前行看武都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在裕河,游客们戴笠划桨,顺流而下,演绎出一幅“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和谐美景;在张坝,山上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从大团鱼河畔一直通往古老的村庄,演绎着“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惬意;在长江大道,每当夜幕降临,白龙江廊桥、锦鲤桥绚烂夺目;在湿地公园,伴着夜晚的灯光与音乐,大人们跳起广场舞,孩子们嬉戏玩闹……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就这样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人们眼前。

在日前召开的中共陇南市武都区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实施生态环境改善工程,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被列为全区八大重点任务之一。武都区将牢牢扛起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政治责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把环境质量底线,严控资源利用上线,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近年来,武都区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把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报告中提到:“过去五年,是我们重拳出击、铁腕整治,生态武都更显魅力的五年。”回首过去的五年,武都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蓝天保卫“提气质”,碧水保卫“强水质”,清废净土“优土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河(湖)长制”、长江十年禁渔等政策全面落实,白龙江水质稳定达到III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达98%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0.91%,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区)。

绿色是武都区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十三五”时期,武都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断深化,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全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的同时,着力推动城市绿化建设,统筹推进生态修复治理,着力扩展绿色版图。如今,一幅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生态和美的“高颜值”武都画卷,已铺展在阶州大地。

截至目前,武都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7平方米。俯瞰整个武都区,20座公园星罗棋布,无论是以植物景观为主体的吉石坝植物生态观光园,还是以陇南历史人文展示为特色的钟楼公园,亦或是以家庭“一站式”游乐为主题的滨江生态湿地公园,都将一抹抹绿色融入自然美景之中。在全面开展的“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中,武都区逐步拆除了公园的围墙,因地制宜使园林景观与城市街景连成一片、融为一体。如今的武都区正向城市园林化、廊道林荫化、庭院花园化迈进。

“十三五”期间,武都区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共完成32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成14座污水处理厂站,提高了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率。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对26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编制了水源地保护方案,保障水质安全。在城乡环境卫生秩序联合整治行动中,营造了“美丽乡村,人人共建”的良好氛围。

放眼未来,武都区将加快推动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突出抓好城区南北两山生态绿化,推动农业低碳发展、重点行业清洁化生产、园区循环化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项目建设,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十四五”期间,武都区将按照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发展理念,继续逐绿前行,把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实现“天蓝水碧笑靥醉人,城绿村美乡愁浓醇”。

浏览数131 点赞数0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