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网
中新网甘肃新闻12月29日电 (通讯员 白杨)连日来,陇南市礼县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一场环境卫生百日攻坚行动大整治,不管是城区城郊,还是偏远乡村,到处都在清理顽疾、铲除污垢,集体擦亮“秦皇故里”靓丽底色。
昔日“臭气熏天”今朝一片蓝天
“以前石碑村的小沟门前垃圾堆成山,臭熏天。”礼县城关镇石碑村党支部书记丁足义说:“连日来,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机械、人力和资金,铲除小沟门多年堆积的垃圾,将其打造成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的一个景点。”
据了解,自环境卫生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城关镇分片包段与“门前三包”相结合、积极清扫与日常保洁相结合的方式,共投入人力2800多人次,投入资金32万元,雇佣铲车、挖机等机械23辆,集中清理公路两旁堆积物、河道内垃圾和村社区乱堆乱放垃圾约79吨,治理并打造小景点、小广场、小花园26处。
“自环境卫生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城关镇坚持由原来的定时定点清扫向常态化保洁转变,推行公益性岗位人员责任区域包干,居民实行门前卫生包干。通过常态化保洁,引导居民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城关镇镇长张洪说:“通过居民的监督,促进公益性岗位人员责任靠实,最终实现村社内外一个样、房前屋后一个样、屋里屋外一个样。”
不上“摸黑榜” 争做“巾帼家美”人
近日,崖城镇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针对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崖城镇结合“厕所革命”、河湖“清四乱”和冬季农村公路养护,以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河道沟渠、洛礼公路及村组干道沿线垃圾、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为着力点,聚焦全面消除镇村主街道、主干道、农村房前屋后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和河道乱采乱挖现象,组织村组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党员群众及志愿者,动用大型机械,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地毯式清理清除,着重解决农村卫生死角盲区,做好村庄、户内环境卫生“清洁”和河湖“水美”文章,逐步提升村庄颜值。
崖城镇还借力文明实践和强化督导,以“巾帼家美积分超市”规范化管理和村规民约为抓手,以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环境卫生评比“红黑榜”作用,倡导群众树立文明新风和健康生活方式,改变传统不良生活习惯,引导群众摒弃随处乱倒垃圾、乱堆乱放的生活陋习。
宁可“伤筋动骨” 也要“脱胎换骨”
为持续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整洁环境、美丽村庄展现全镇发展气象和精神面貌为导向,礼县石桥镇领导带头抓,干群齐上阵,坚持全民动员,全员参与,全域治理,常态保洁,以“四抓四强”打好环境卫生整治“组合拳”,在伤筋动骨中求得环境整治脱胎换骨,在攻坚克难中换取群众幸福指数,协力绘就乡村振兴靓丽底色。
首先,石桥镇“定标”清思路,“定事”清重点,“定人”清职责,“定责”划清网格,坚持分工明晰、常抓长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其次,该镇坚持“突出问题导向、注重条块结合、落实属地责任、推进共治共享”的工作策略,聚焦“六乱”强力整治。
另外,该镇以“软硬并重”、系统治理、标本兼治为原则,坚持环境卫生整治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加强全镇内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同时,石桥镇还探索建立健全环境卫生长效机制,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度,明确网格管理责任制,强化考核评价机制,努力营造干净舒适、美丽宜人的干事氛围和生活氛围。
“四战”齐打响 描绘新家园
礼县草坪乡通过“动员战、清洁战、宣传战、督查战”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推进冬季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打响冬季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战。
草坪乡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当场整改,确保环境整治工作落到实处。与村”两委“一道,从实处着手、在细处用功,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各自责任,乡上带动村上,村上带动群众,一级带一级去干,一环扣一环去抓,强化工作措施,紧盯黑房子、脏院落、残垣断壁等重点难点,靶向发力,切实推动全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出成效,让乡村颜值“靓”起来。
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草坪乡已经形成“大家同参与、人人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今后,草坪乡将紧抓人居环境整治有利时机,持续推进人居环境向美丽、向边边角角延伸,以此描绘村村优美、家家整洁、处处和谐的美丽新家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