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现在党的扶持政策好啊,帮助我们盘活了闲置的土地资源,为我们争取产业发展项目,而且在农产品的产销对接上拓宽渠道,我们非常有信心,如果今年产量好,我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正在千亩红芪种植基地里劳作的村民王义海说。
近年来,甘肃陇南武都区磨坝乡以党建引领为抓手,立足山地特色产业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区委“3+6”农业产业发展体系,采取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持续强化“以一带三”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造血”功能,带动群众跟着党组织抓生产、调产业、闯市场。如今,从党员干部到农户每天都在千亩红芪种植基地有序的忙碌着。
农产品产销对接作为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是促进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为有效的在农产品市场需求与农业生产之间搭建便捷、畅通、高效、稳定的产销流通渠道,让群众中药材不仅“种得下”,而且“卖得出”“卖得好”,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3月18日,磨坝乡邀请武都区中药材中心主任马贵艇和区中药材协会负责人一行,先后深入千亩红芪种植示范基地和和竹园子村富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了解中药材品种、发展现状、加工销售等情况,并商讨洽谈千亩中药材产销对接事宜,对下一步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建议。此次商讨洽谈,促进了全乡中药材产销对接,也为全乡产业发展“十百千万”工程的推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磨坝乡党委政府将立足实际、攻坚破难,围绕“3+6”农业产业发展体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动员一切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激发广大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扩大全乡“药谷”规模,同时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引进龙头企业,解除农户“产、销”后顾之忧,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力量。(记者 牛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