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为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纵深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甘肃省徽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服务城乡群众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让乡村的精神风貌、人居环境、社会风气焕然一新,让农民增收致富……是徽县不断探索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目标所在。今年,徽县主动谋划,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拓展提升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正逐步成为徽县乡村振兴的“主心骨”。
新时代文明实践队 (吴嘉宁 摄)
共建共享,打造“五有”实践平台
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基本依托是良好的阵地平台。为此,徽县以“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制度、有展示”的“五有”要求,对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行优化提升、赋予新的功能和内涵。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过程中,徽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水平不断提升,有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农村基层落地生根。
截至目前,徽县共建成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所15个,文明实践站221个,实践广场5个,实践基地6个。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要求,以讲思想、讲政策、讲道德、讲文化、讲法治、讲科学、讲新风“七讲”活动为载体,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能参与的方式,开展各类“线下”活动2000余场次。
徽县开展志愿服务 (朱登山 摄)
创新载体,丰富群众精神生活
徽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家书屋、“乡村舞台”等阵地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厚植文明乡风。
在伏家镇硖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人员定期组织群众开展观看红色电影、诵读红色经典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激励群众爱党爱国情怀;在柳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周边群众经常来此跳广场舞、健身锻炼;嘉陵镇田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定期举办宣讲活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群众上好感恩教育、道德教育、文明教育课,激励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争做思想觉悟好、勤俭持家好、配合政策好、遵守纪律好、道德品行好的新村民;在虞关乡山坪村农家书屋,村民正翻看农技知识书籍,农家书屋俨然成为了新型农民开阔思路的、发展特色产业的“补能充电站”和乡风文明的“助推器”。
成风化人,引领乡风文明新气象
“今天又积了5分,再有20分,就可以到积分超市兑换洗衣粉。”栗川镇村民万东兰高兴地说,只要谁家有困难,她都会积极响应。“看到村里有孤寡老人,我总会送点吃的用的,伸出手帮帮小忙。”徽县各乡镇通过“家美积分超市”,推行“善举换积分,道德兑物资”制度,激励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引导群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同时开展“最美系列”评选表彰,通过表彰树立各领域的典型和榜样,激励、带动更多人立足职能职责做好分内、分外事。
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徽县基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有效调配资源、完善工作网络、提升阵地功能,用文化的力量塑造群众精神新风貌,让农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徽县开展典型评选表彰 (吴嘉宁 摄)
志愿服务,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据团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徽县坚持内培外引,充分动员爱心人士、有影响力的乡贤和干部职工组建了包括党员先锋、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等在内的特色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志愿服务队伍223支,注册志愿者超过2.7万人,每年服务群众超5万人次,服务时长超10万小时。志愿服务已成为徽县广大青少年、爱心人士及干部群众奉献社会、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成为推动全县文明程度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徽县榆树乡火站村党支部组建党员、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通过治理污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水资源保护、森林植被管护、美化庭院等多项措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火站村组织开展的志愿活动已然是各乡镇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把文明实践送到每一个村社,送到每一个有需求的群众身边,带动广大村民积极投身美丽乡村、清洁家园建设,群众正在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
精准发力,打好富民增收主动仗
近日,由徽县政协农林界委员、技术人员组成的文明实践队,走进徽县麻沿河镇胡广村大樱桃园开展“科技入田”活动,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大家讲解传授果树管护技能,爱心人士还为果农们送去了果树修剪工具及石硫合剂等果树管护农药。
“为了解群众在产业发展和就业等方面的需求,我们全村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带着调查表逐户走访。”徽县伏家镇贺店镇党支部书记田振林说,根据群众需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管理人员在做好服务群众的同时,主动对接附近园区企业,争取就业岗位。目前,胡广村有30余名留守妇女在附近的兆丰农业等企业实现了“二次就业”。
不仅仅是胡广村、贺店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聚焦富民增收,江洛镇游龙村也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助农增收有机结合,围绕当地游龙贡米、生姜、小葱种植等特色产业发展,策划开展“产业保姆”等系列助农增收活动;在水阳镇石滩村、新柳村,常态化免费开展电商培训,为农民增加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在嘉陵镇稻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干群通过线上直播宣传等方式,让这里成了远近闻名的热门“打卡”景点;在柳林镇谢坪村,返创青年、农业合作社专家、种植大户组建了志愿服务队,“手把手”指导农户开展订单辣椒、生姜、魔芋种植。
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从“点上发力”再到“面上开花”,已然成为徽县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随着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拓展提升工程的深入推进,全县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朱登山 吴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