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甘肃成县:蔬菜产业助农增收“特”给力

来源:中国农网

脆生生的水萝卜、碧绿的小葱、鲜亮的包菜、青青的蒜薹......连日来,在甘肃省陇南市成县,品类繁多的本地新鲜蔬菜陆续上市,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一场春日里口舌欢飨的菜蔬之旅盛然开启。

在成县店村镇现代农业(蔬菜)产业园,群众自建和合作社集中建成的280余座蔬菜大棚和各田间地头,一垄垄水萝卜,一行行包菜,一架架豇豆、黄瓜、西葫芦等蔬菜长势喜人。在产业园里,菜农们有的给菜地浇水、有的给豇豆搭架、有的移栽辣椒苗、有的为洋芋挑膜......一片繁忙景象。

 

“我种植蔬菜10来个年头了,可以说是经验丰富,每年都会指导周边的邻居如何育苗、追肥。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又新搭建了3座蔬菜大棚,棚里也都种上了辣椒、四季豆等蔬菜。”店村镇大寨村菜农刘小羊说起自家的蔬菜产业,总是信心满满。

为了更好地推动传统蔬菜产业发展,2021年以来,成县店村镇大寨村党支部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支部党员中的种菜大户为主体,设立“党员蔬菜种植示范区”,由党员示范带动群众,按照节气时令,探索推广“水萝卜套茄子”“大蒜套辣椒”等套种模式,大力推进“万元田”种植模式。目前该村已发展辣椒103亩,特色蔬菜水萝卜150亩,土豆1200余亩,包菜种植150亩,四季豆120亩,“三蒜”900亩。

“我种了2亩地的四季豆,6月份左右就能上市了,今年预计能收入2万多元,今年我基本可以实现‘万元田’的目标”。正忙着搭豆架、除杂草的大寨村民鲁君脸上笑意满满。

发展特色蔬菜产业,田间基础设施是关键。据了解,今年以来,大寨村府争取项目资金300余万元,帮助群众新修产业路7.6公里;村集体拿出8元余元的积累资金,新修建灌溉井10眼;通过投工投劳,发动群众砂化拓宽产业路21条8.4公里,有力的夯实了传统蔬菜产业园基础。

今年以来,店村镇大寨村还采用“政府奖补、合作社注资、村集体补资、种植户筹资”的模式,筹集资金46.3万余元,流转土地105余亩,新建塑料大棚118座,结合群众自建的塑料大棚、小拱棚,形成了有蔬菜大棚187座、小拱棚84座,辐射带动群众种植露天蔬菜达2600余亩的传统蔬菜产业园。

近年来,成县大寨村的采收的蔬菜,由于质量上乘,远销西安、兰州、成都等大城市市场。如今,大寨村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示范村。

据了解,今年以来,成县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加快构建“12610”蔬菜产业新格局,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产量24万吨以上,进一步健全全县蔬菜产业体系建设,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全力打造全省重要蔬菜集散地,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浏览数181 点赞数2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