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经果粮油豆 稳粮又增收 ——甘肃礼县龙林镇花椒产业发展见闻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仲春时节,走进甘肃省礼县龙林镇北山万亩花椒示范基地,花椒满山遍野,枝头葱葱绿绿长满了新芽。

“我们这里种植的花椒肉厚饱满,籽粒圆实,不亚于武都、甘谷等地花椒的品质,尤其是大红袍系列,更是品佳香殊,走俏市场。”龙林镇下目村党支部书记董治安满脸喜悦,“去年秋季建成的这一基地,涉及彭家、下目等8个村,新栽植花椒4300余亩(标准示范园3800亩),花椒基地总面积达11400多亩。”

花椒长势良好 (杨丽君 摄)花椒长势良好 (杨丽君 摄)

党支部领办“标准园”

“现在正是管护花椒的时机,每天这么忙碌着,心里可高兴哩!”在下目村,村民董虽务一边除草一边说,“几年前,除了三四亩薄田,基本没有额外收入,日子尽管清闲,却过得拮据。”

龙林镇地处西汉水沿岸,花椒发展起步早、产量高、品质好,2021年全镇花椒总面积达到2.18万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标准园少、管理粗放、产量偏低等短板。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激发更多群众的内生动力?龙林镇的做法是党支部引领,示范带动,实现一村一个示范点,一户一亩标准园。

“示范园的创建中,技术培训是保障。”龙林镇党委书记赵亚军介绍,龙林镇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先后组织到武都区、甘谷县进行参观学习,并邀请花椒技术专家现场指导群众建标准园,传授实践经验。

董治安介绍,在基地建设过程中,下目村把苗木选择权交给群众,在管护上发挥护林员作用,由党支部统一监督实施。“通过建立片区责任制,保证了基地一次建设,一次成功。”

油菜花开正艳 (杨丽君 摄)油菜花开正艳 (杨丽君 摄)

撂荒地种上“致富树”

“以前这里的山坡,基本上撂荒了。”在该花椒基地,董治安手指漫山遍野、长势良好的花椒树兴奋地说,“现在好了,坡上栽种花椒后,不仅没有土地撂荒,而且还多了一个增收产业。”

董治安说出了村里人的“心里话”:撂荒地种花椒树,村民增收山添绿,一举两得!去年秋季,该基地共开垦撂荒地300多亩,北山片区撂荒地整治已经清零。眼瞧花椒树种得热火朝天,村民们也动了心思,纷纷栽种。截至目前,龙林镇撂荒地整治率达98%。

“对于临时外出务工没有及时翻耕的荒地,由村上组织人员进行耕作并统一栽植。”赵亚军说,对长期撂荒的耕地,由村委会出面进行复垦,栽植的花椒树由村上进行“代栽代管”,收益后按照比例分成,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

去年以来,龙林镇围绕“二沟一梁二流域”全面实施产业倍增计划,截至目前,新栽植花椒4300余亩(标准示范园3800亩),花椒基地总面积达11400多亩,综合管理面积达到了1.25 万亩。

“地不荒了,我们生活更加有了奔头!”正在群众地里帮忙拉枝修剪的下目村一组组长董粮满高兴地说。

“经果粮油豆,稳粮又增收”

“地埂花椒+大田小麦”“花椒+油菜”“花椒+洋芋”“花椒+白芸豆”……走在龙林镇北山万亩花椒示范基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这样明显的标示牌。

“我们把花椒产业与结构调整、粮食安全结合起来,既保证群众增收,又保证粮食安全和大豆、油料等作物的多种经营。”董治安说。以下目村为例,以稳粮增收为目标,走出了一条“经果粮油豆,稳粮又增收”的农业综合开发之路,创建地埂花椒+小麦260亩,花椒+油菜400亩,花椒+马铃薯200亩,花椒+玉米80亩,花椒+花芸豆80亩。“这样我们就能够实现一块土地双份收益,稳保住经济收入,也留得住创业人才。”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意浓浓的田野间,龙林镇的党员干部群众正埋头苦干,信心满怀。下一步,龙林镇将在新栽植综合管护、老椒园提质增效、花椒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下功夫,全面建设花椒产业大镇,切实做大做强花椒产业。(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杨丽君)

浏览数287 点赞数4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