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西汉水畔“橄榄绿”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时下,在西汉水畔的甘肃礼县雷坝镇苟坝村,600亩荒坡被一排排油橄榄树苗填满。

“我们赶在3月底前就种上了油橄榄树苗,现在正是灌溉期。”苟坝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刚感慨道:“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山,沟壑纵横,杂草丛生,但地形条件、光照气候适宜种植油橄榄。”

2017年,陇南市经济林研究所对鱼池村进行多次调研和考察论证,采用集约化栽培技术建立油橄榄示范园110亩,栽植初挂果期油橄榄3400株。据统计,2020年,示范园挂果株率为28.44%,2021年产鲜果2500公斤左右,带动20人务工,月工资3000元。

有了成功经验做示范,油橄榄就像星火,逐渐向周边的村庄发展、蔓延,由点到面,播撒希望。

雷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江介绍,2021年以来,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谋划和积极推动下,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入到油橄榄产业发展行动中,坪头村、关西村、蒲陈村3村率先种植了油橄榄2300亩。今年开春以来,在西汉水流域又选择5个油橄榄适生村栽植。截至目前,全镇已全面完成油橄榄2300亩改造提升,2600亩整地挖坑、栽植等工作。

一时间,“大力发展油橄榄产业”成了全镇干部群众的共识和期盼。“我们经过认真研判,决定根据各村的情况,探索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和‘支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张江说。

思路一出,全镇上下干劲十足。“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油橄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村干部包抓包干,同时,积极协调合作社、公司纷纷参与进来,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培训。”张江说,油橄榄产业给农村带来了新气象,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活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油橄榄产业唤醒了“沉睡”土地,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这不仅是致富树,更是生态树。”雷坝镇地质条件差,生态脆弱,是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高发地。“油橄榄产业不仅能让老百姓增收致富,更是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避免了地质灾害的频发。”

如今,驱车行驶在西汉水畔,一山连着一山,所到之处,荒山荒坡大部分都栽种着油橄榄树苗,象征着希望的产业延伸到雷坝镇的每一个乡村,可谓是旧貌换新颜。

“未来,我们将聚力产业富镇和生态美镇的目标任务,打造油橄榄绿色长廊,延长行道‘线’、扩大绿化‘面’,真正在绿水青山间收获金山银山。”一幅生态美,产业旺,村民富的乡村画卷正在西汉水畔两岸徐徐展开。(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肖红)

浏览数249 点赞数13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