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甘肃康县义工用爱心点亮战“疫”一线

经济日报·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牛新建通讯员崔俊彦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甘肃康县义工联合会筹集防疫物资,并到各社区卡口、抗“疫”一线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大年初三,康县义工联党支部第一时间召开支部会议,传达学习有关疫情知识和县上防控的安排部署,并发起组建了“康县疫情联防联控志愿者微信群”,通过微信群号召广大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带头做防疫志愿者,用实际行动支援抗疫。

1月29日,义工联组织应急消毒防疫志愿服务队对城市居民社区、农村“联防监测点”卡口、县城东、城西、城南卡口进行喷洒消毒。志愿小组在消毒的同时,先后投入到东街各个卡口值勤,加大对广大居民疫情防控的宣传力度,有效提升了大家的疫情防疫意识。

从2月1日开始,义工联开始筹集口罩、手套、牛奶等爱心防疫物资。他们汇集了许多爱心商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爱心善款,通过各种渠道购买防疫物资。据悉,自2月1日发布为防治新冠肺炎募集善款的倡议以来,至3月4日零点截止,义工联累计共收到311笔捐款捐物,总计价值达64000多元。

从2月2日开始,义工联合会理事长、市级最美志愿者王付宏自己开车带领义工志愿者奔赴全县21个乡镇150个一线执勤点、两个高速路口防疫执勤监测点,为一线执勤人员送去了口罩、消毒液和慰问品。

“一线防疫量大面宽,各种防护物资紧缺,他们作为普通群众,向我们捐赠物资,使大家很受感动,我们一定要干好本职,严防死守,全力战疫。”康县平洛镇镇长吴杰说。

2月8日是传统元宵节,是本该阖家团聚的日子。可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还在继续,抗“疫”战场上的最美“逆行者”义工王德道早上7点就忙碌的用车装着方便面、牛奶、矿泉水等慰问品奔赴在疫情防控线。“宁强县人王德道是一名在康生活的个体经商户,长期捐款捐物关爱别人,是康县捡拾烟头、每年走访退役老军人和请环卫工吃火锅等活动的发起者。他是我们身边的大好人,这几年我县文明创建中涌现出的最美志愿者代表,是我县文明底色的最好体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张康介绍到。

“在疫情防控工作的紧要关头,全县各级干部、尤其是陕甘川交界的边远山村镇村干部不怕苦、不怕累,24小时坚守在抗疫一线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大家,我们能做的就是力所能及的支援他们。”义工联合会会长南珍强说。南珍强带领义工到两河镇和陕西省交界、交错的廖坝、瓦场、巩坝等村组防控执勤点送去爱心。来回将近200多公里,送去了口罩、元宵节日慰问品、牛奶和面包、八宝粥等防疫一线急需的生活保障物资。“市场上口罩这么紧缺,义工联的同志都缺,这么远给我们专程送口罩,真的很感谢你们!”两河镇党委书记杨治国紧紧握住南珍强的手激动地说。

2月24日,按照市、县在严防输入、精准防控基础上,全面恢复正常工作秩序、生产秩序、生活秩序的有关通告,广大义工志愿者带头行动,积极返岗复工复产,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积极参与做好所在企业、商场、门店的防疫工作;主动联系所在社区、村社,重点做好外来人员健康证明查验、信息登记、体温检测和管理服务等工作,争当防疫一线“宣传员”“劝导员”,耐心劝返聚会群众,打通防疫宣传“最后一公里”;或是“采购员““跑腿员”,定期采购新鲜优质的食材送到社区市民家里;或是“体温监测员”。继续开展宣传引导、文明劝导、移风易俗、心理疏导等文明实践在“疫”线志愿服务活动。

3月5日至6日在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之际,康县义工联又联合县委宣传部开展了“传承雷锋精神、关爱守护生命•聚力抗击疫情、创建文明城市”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街道、社区、广场发放口罩、保护野生动物、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品,奔赴县医院、城关和王坝卫生院、执法局、交警大队、县一中和让存医院走访慰问,送去了口罩和生活物资。“在这次抗疫阻击战中,我县各类志愿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多渠道筹集医疗物资和生活用品,支援防疫一线人员,为全县的抗疫阻击战提供了强力支持,义工联就是其中的一支代表。今天的康县,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在哪里,从机关到社区,从乡镇到村社,人人身穿‘红马甲’从自身做起、小事做起,奉献自己、帮助他人,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参加此次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宇星说。


监制:石鼓 责编:马智泉 编辑:马丽红

浏览数105 点赞数0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