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大山里“搬”出一群“上班族” 讲述人: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坪垭藏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兰

来源:光明日报

【实践者说】 

你见过“挂”在半山腰的村落吗?我所在的坪垭藏族乡,就位于白龙江南岸半山腰地带,全乡9个行政村有8个依次散落在海拔1100米至3200米的山梁上。先天条件不足,就地扶贫成本就高,脱贫难度也大。2016年,当地实施了坪垭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自此,生活在九沟八梁之中的藏族群众搬到了川坝地区,开启了新的生活。

安居后如何能乐业?这是各地易地搬迁后面临的共同难题。经过考察、探索和试点实践,我们决定开设扶贫车间,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上班。这样一来,既能让搬迁户就业增收,又可免除他们外出打工的烦恼,改善村庄“空心化”的面貌。

目前,坪垭乡抓住国家开展东西扶贫协作项目的机遇,利用好当地出台的扶持政策,引进莲华兆瑞商贸有限公司、陇南益帮达饰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筹建了2个扶贫车间,进行宾馆洗漱用品、服装、特色旅游商品、毛绒玩具等物品生产,吸纳近200名贫困户就地就业。与此同时,还以肉兔养殖场为基础,引进企业落户,并计划再建4至6家扶贫车间,增加就业岗位,帮助贫困户增收。

这种模式到底好不好呢?我给大家讲两个故事。一是残疾小伙儿王建干,他身患小儿麻痹症而丧失劳动能力。身体的局限挡不住他挣钱养家的志气,他在认真接受了手工技能培训后,投入到扶贫车间的工作中。目前,月薪可拿到2400~3000元,完全可以扛起全家人一半的生活支出。二是贫困户李吉地卓玛,在扶贫车间打工可获得每月约2800元收入,既能照顾一家老小生活起居,又可维持家庭经济收入。

这些搬出大山走向岗位,成为产业工人的“上班族”,在小小的扶贫车间点亮了自己的脱贫梦,也为织就小康社会的美丽图景增光添色。

浏览数151 点赞数1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