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史学习教育 健康
健康
扫码进入
专题 部署落实 办事
办事
扫码进入
数据
数据
扫码进入
文旅 文明实践
文明实践
扫码进入
报纸 广播 视频

【央媒看陇南】传承使命/红军街人人讲《大公报》 红色基因代代传

来源:大公网

 

 

  图:哈达铺邮政代办所守护人员谢富全表示,将继续讲好哈达铺与《大公报》的故事。大公报实习记者郭涛摄

 

  走进哈达铺小镇红军街,两旁古老的房屋、飘扬的红军军旗、醒目的“长征精神永放光芒”标语、穿着红军服的村民和游客,无不彰显着这座红色小镇的魅力。在这里,虽然不是每位村民都能完整讲述那段历史,但却是人人都知道红军在哈达铺和《大公报》的故事。许多亲历者的后代更是接力传承,将红色基因注入血液,代代相传。

  邮政代办所成重点保护单位

  “这里已经恢复了旧貌。”今年44岁的谢富全是邮政代办所的守护者,如今的哈达铺邮政代办所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是哈达铺红军街上重要的旅游打卡地。邮政代办所里,1:1覆製的《大公报》上《陕北军事形势转变》等标题依旧醒目。“我家祖上就在这里开中药舖,我也从小就听家人讲《大公报》的故事,从28岁开始,我已经在这里守候了16年了。”

  刚来邮政代办所时,这里仅有一个柜枱、一个货柜和一张桌子,后来增加了形态逼真的人物石像,以及《大公报》的复印版。只有高中学历的谢富全,起初并不能全部认出《大公报》上的繁体字。于是,他就从哈达铺纪念馆讲解员那里请教,遇到前来旅游的文化学者,他也认真聆听,填补了知识空白。如今,谢富全不仅全部能认得店里《大公报》上的繁体字,同时还能很自信地讲出这段历史。他告诉记者,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前来了解哈达铺与《大公报》的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公报》与甘肃这片红色热土渊源极深。多年来,《大公报》持续关注哈达铺,关注甘肃发展,传承红色文化,受到当地媒体一致好评。此次《大公报》赴哈达铺采访,更是受到甘肃当地媒体的极大关注。《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兰州市电视台、新甘肃、中国兰州网等当地媒体,亦跟随《大公报》一起全程进行了报道。《甘肃日报》记者苏家英告诉记者,此次采访活动恰逢《大公报》创刊119年之际举办,不仅是一次重访,更是对红色文化新的传承。大公报记者 张仕珍

浏览数64 点赞数1
请打开微信扫一扫进入 ×
打开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陇南融媒小程序
回顶部
友情链接
陇南融媒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2020-2021 by lnews.ichezon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许可证编号:陇ICP备16003896号-2